當然,這也就是有一定的私心的。
如果這件事武嶽直接拍板決定,那必然的。
不管是天武大帝,還是葛青這些人,都不會阻撓。
這才是根本性的原因。
所以在這個時候,就形成了一個簡單直接的局麵。
他也相信。
如果武嶽想要解決這件事。
就一定會世家子弟進入都察院。
這是不可避免的。
這也是他所期望的。
隻要武嶽發話,那麼接下來的這場大變之中,無論如何世家都不會就此沒落下去。
葛青在聽到張成直提到這個問題之後。
暗道張成直老謀深算,將注意打到武嶽的身上,也是暗暗的思索了起來,如果等會武嶽真的提出要讓世家子弟大麵積的進入都察院之中,他究竟用什麼辦法來阻止。
世家不能再強了。
新政雖然是主張以世家替代藩王,諸侯。
但是,這根世家一家獨大沒有什麼關係。
世家變得強大了,那麼整個官員體係之中,其他學派的力量就會迅速的被削減下去。
這是一定的。
也是涉及到根本性的問題。
看似同盟,但是同盟之間的競爭,還是存在的。
在保持世家維持原狀甚至削弱的情況下,壯大新政學派的力量,才是他想要的結果。
而另一邊的盛長天。
也是眉頭一皺。
他已經想好了完美的理由來精準的反駁武嶽,一旦武嶽讓世家子弟進入都察院。
他敢保證,隻要武嶽不剛愎自用,就一定不會采取讓世家子弟大麵積的進入都察院的。
因為都察院,第一個目標是士紳,第二個目標就是世家。
如果讓世家子弟進入都察院,那以世家龐大的能力,就等同於封地了。
他相信,武嶽不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下方的所有大臣都心中震動。
集體盯著武嶽,似乎想要從武嶽的表情上看到一絲的結果。
但是很可惜。
武嶽早已到達了陸地神仙境界,不言於外,很簡單就能做到。
反而。
他可以輕鬆的窺破所有人的心思。
更明白,在張成直剔除問題之後,各方的反應。
朝堂的格局,就是一點一點分割而成的。
而造成這樣局麵的,就是因為皇主喜歡看到百官彼此爭鬥不已。
聽完張成直的問題之後,武嶽並沒有著急說什麼。
他在等。
天武大帝沒有明顯表現,這不符合他的預期。
在他這裏。
天武大帝想幹什麼都可以,但唯獨不能沒有自己的態度。
他同意的態度,那就執行。
他不同意的態度,那就直接叫停。
但是,就是不能沒有態度。
這也是為什麼依舊保持著天武大帝權利的想法。
果然。
就在武嶽等了片刻之後,天武大帝似乎也感覺到武嶽正在等著他發言。
所以,天武大帝隻能乖乖的說道:“此事,朕的想法,再等十天,等到三考之事結束,都察院的人手就補足了。”
“至於這十天,很快就過去了,沒必要著急。”
天武大帝的心中十分的鬱悶,他實在是不想參與進來。
但是沒有辦法,他不參與,武嶽逼著他參與。
說真的。
現如今,武嶽的權利要比他大。
而宰相之位武嶽並沒有設立。
反而讓他現在的處境,有點類似於宰相。
武嶽反而變成了皇主。
如今的權利分布,其實就是如此的簡單。
名義上,他是九耀皇主,是整個皇朝至高無上的人。
可是誰見過哪個皇主,下個命令反而還要請示別人的。
就沒有。
此時他就是這樣的狀態,如同擔任著宰相的職位,武嶽也是這個意思。
而就在天武大帝說完之後。
武嶽點頭道:“天武大帝所說,並沒有什麼不妥。”
“在這裏,本君提兩點。”
“其一,不能處理的案件,一縷押後處理,這件事本君已經說過了,不需要本君再次重複。”
雖然天武大帝沒有明說,但是武嶽還是聽出來了天武大帝的意思。
同情世家。
天武大帝對世界同樣沒有什麼好感。
並沒有明顯想要幫助世家的意思,甚至是痛恨世家的發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