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多天武嶽都沒有來處理政務,為什麼非要等到今天。
因為今天,是整個皇城官員第一次大朝會,規模空前也就罷了。
最重要的是。
在此時的文武百官之中,至少有三分之二是來自各地新晉補充的官員。
這其中包括各部侍郎,各部司長,部長,乃至於包括更小的倉廩長,從中侍郎等大大小小的官員。
這些朝堂官員們。
可以說是第一次上朝。
而武嶽在此時如此宣誓他在朝堂之上的地位。
這其中究竟意味著什麼,不言而喻。
更大的深意便是,讓所有新晉官員們都明白一個道理,現在的朝堂是他武嶽說了算,而不是天武大帝。
讓這些人,少一些陰謀,少做一些站隊這樣錯誤的事情,更是警告天武大帝,讓天武大帝不要起什麼其他心思。
當皇帝當到這個份上,可謂是天下獨一份。
但這。
不會影響武嶽絲毫的權勢。
就在武嶽剛剛說完之後。
工部尚書李成,便迅速的回道:“啟稟星君,陛下。”
“這是工部這一個月來,所有的總賬,裏麵詳細的記錄了工部這一個月所參與和製造的主要項目。”
說著,工部尚書將一道非常長厚的奏章從袖口之中抽了出來,交由太監遞了上來。
奏章隻有一份。
沒有第二份奏章。
所以太監依舊是率先將奏章遞給了武嶽,讓武嶽先觀看。
而就在武嶽觀看之中。
工部尚書李成緩緩的說道:“工部一月以來,總計啟動較大工程一百二十四件,其中在軍械方麵,有三大項。”
“其一,製造箭矢三億發,弩車一萬輛,弩箭五十萬發,長矛一百萬杆,長刀三百萬柄。”
“其二,配套的馬鞍三十萬副,攻城器械總計兩千件,大型攻城器械二十輛,中型器械一百二十輛,普通攻城器械五百輛,登雲梯一千四百架。”
“投石車三十二架,運載車架大中小各八萬架。”
朝堂之上的群臣們聽到工部尚書曆程的話,極其的震驚。
甚至說,對於葛青眾人,也是非常的驚訝。
自從武嶽回來之後。
唯一一個沒有發生什麼大事的,就是工部。
除了淘汰掉一些朝堂官員之外,其他地方,工部完全沒有動。
甚至他們認為,這純粹就是因為工部的地位而決定的。
因為工部主要還是器械製造和農用製造,剩下的便是建築製造,水利製造等等,雖然包括各行各業,但其實地位並不是很高。
工部想要製造器械,需要戶部調撥。
想要建築製造,需要各方麵的協調。
想要水利建設,需要朝堂之上的商議。
所以說,工部看似是一個肥差,但其實受各方的掣肘。
比起吏部,工部沒有官員任免的權利。
比起禮部,工部沒有約束百官行為的權利。
比起戶部,工部沒有掌管天下錢糧的權利。
比起刑部,工部沒有掌管刑罰的權利。
比起兵部那就更不用說。
可以說。
唯一可能依附工部的,隻有兵部。
因為兵部很多很多的軍械,基本上都是依靠工部來製造的。
但工部並沒有權利說不給製造軍械。
因為隻要一道聖旨頒布下去,工部必須按期交付對應的軍械,移交給兵部。
這是工部無法拒絕的。
所以在六部之中,工部基本上沒有什麼特別大的權柄。
。您提供大神歲月如夢的戰神歸來:戍邊十年戰神屍骨歸朝武嶽張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