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說這個戰神殿!
反正他是默認了。
不去催,也不去阻止。
順其自然。
而接下來,便是工部各個製造坊的彙報。
工部同樣有二十四個分管不同造訪的部門。
這些部門,最終的職權不是製造。
而是管理。
水利訪,建造坊,軍械訪,農事訪等等。
最重要的並不是發動大規模的工程,而是統計和調整天下工程。
所有的工廠都需要工部製定標準,不管是世家還是其他任何大中小工廠,都需要在工部登記造冊。
並且工部同樣會負責監督指導。
同時,工部如果研究出什麼東西,也會通過對外招商的形式進行。
而工部如果動用大型的水利,同樣會通過招募的方式來進行。
這些都是工部職權的範疇,而且是除了工部其他部門都沒辦法插手的事情。
可以說。
工部就是天下一切事物的標準。
隻有工部製造出衡量天下器物的標準之後,才會有進一步的流通於世麵。
而不是形成一窩蜂混亂的市場。
對於整個九耀皇朝來說。
凡是沒有工部厘定標準之物,以錢貨方式流通市場,都在非法行列。
除此之外。
鹽鐵私人商販不可觸碰,私人商販不得開采。
這些同樣是工部負責的範圍。
包括其他礦脈的開采。
可以說,工部和戶部之間是相互融合,又相互區分的。
相對於一個大的範圍,工部可以管到任何地方。
但一個小的範圍,工部親自負責督造的,就隻有少數的幾樣,軍械,皇家建築,標誌性建築,大型水利工程。
除此之外,全部都是工部掛名。
而這其中。
工部其實是不負責皇陵的建造的。
皇陵由皇主指派的人選獨立建造。
甚至說,至始至終,從九耀皇朝建立之處,皇陵的建造就沒有停止過。
就算是如今的天武大帝,天武皇陵的建築就沒有停止過。
對此。
武嶽也沒有多說什麼。
一定程度上來說,皇陵代表著國運。
真正鎮壓天下龍脈的,並不是九耀殿,而是皇陵。
曆代先王,都是在風水堪輿之下,尋找龍脈交彙之處,讓風水師,也就是欽天監出動,進行大規模的改變換地,四方之龍氣彙聚。
護佑九耀皇朝江山萬代。
這種說法,武嶽也談不上好壞。
站在他如今的高度來說,的確是有氣運一說。
有些人氣運爆棚,官運暢通,不會遇到任何磕磕絆絆。
比如張成直。
此人氣運延綿修長,無王權之氣,卻堅實渾厚。
這樣的人,就是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非常暢快。
而像是盛長天。
他單從氣運上來說,缺了張成直一大截。
至少在他看來,在未來盛長天並不會一帆風順。
而這就是氣運。
但這隻是一個人的一部分,其性格,風格,經曆,都會影響到處境。
同樣的。
九耀皇朝的氣運。
在他看來,就真的星雲璀璨。
八條龍脈從八方翻湧而來,最終彙聚在九耀城,聚集在九耀殿,於他這真正的龍眼所在,孕育出第九條玄龍。
這便是九龍拱衛的天地大勢。
當初九耀皇朝建立的時候,便是九耀大帝帶著一群通天緯地之人,改變換地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