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傳福管理日誌192(1 / 1)

10月16日

製造業的未來

房地產行業的這種暴利應該是暫時的,不會是長期的。但是長期來看,像製造行業,我們知道財富怎麼積累,因為我們從製造業走過來,你隻要有核心技術,利潤毛利率還是很高的。

——2007年12月王傳福接受《中國企業家》采訪時如是說

背景分析

中國改革開放已經30多年,中國製造業也得到了飛速發展,但並沒有誕生一個全球性知名品牌。而日本,卻用30年創造了索尼、日立、豐田、本田等一大批世界性的知名品牌。對此,吳曉波曾經分析說:“在如今的中國製造業,那些著名的大公司幾乎都沒有完整的核心技術,這成為阻礙它們參與全球競爭的最大困難,也是它們最終無法成為世界級大公司的根本原因。”因為存在技術恐懼,沒有核心技術,中國製造隻能淪為“世界工廠”。也正是因為如此,很多企業家紛紛轉戰更加暴利的領域,比如康佳等企業投身房地產,魯冠球等人熱衷於投資銀行證券公司。實際上,製造業不是沒有機會,而是因為技術“紙老虎”讓很多企業家不是心生恐懼,就是失去耐心。而王傳福的成功,則為中國企業家以及創業者樹立了榜樣,從早期的電池到現在的汽車,比亞迪都已經成為行業的標杆。王傳福通過實踐告訴了所有人,中國製造企業是有技術的,而且是有尊嚴和價值的。更為重要的是,他用事實告訴世人:中國製造有能力走出這種困境,更有能力成為世界性品牌。巴菲特於2010年9月的中國之行也讓我們感受到:中國製造已經受到世界關注。

行動指南

從王傳福的案例中,我們感受到:製造業的死穴——技術,也不是不可破解的。就像王傳福所言:“一切技術都是紙老虎。”隻有突破技術恐懼症,才能拯救中國製造業,也才能創造出世界性品牌。而基於投機行為的決策,隻是一時的賺錢行為,是無法將企業做成世界品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