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講的就是我們的一個四號位就是大前鋒這個位置,大前鋒在隊上擔任的任務幾乎都是以苦工為主,要搶籃板、防守、卡位都少不了他,但是要投籃、得分,他卻經常是最後一個。大前鋒可以算是籃球場上最不起眼的角色。 大前鋒,有時稱作強力前鋒,籃球比賽陣容中的一個位置,在其他的國家也有二中鋒的說法。一個典型的大前鋒是球場上體格較壯,而仍具備一定速度的球員。傳統上,大前鋒被要求利用他們壯碩的體型,在籃下積極強攻並爭奪進攻籃板球;而在禁區防守和防守籃板球的保護方麵,則被認為是中鋒的主要任務。但在現今的籃球趨勢中,由於中鋒球員的靈活度,以及前鋒球員的高度均有普遍提升,導致兩者之間的區別日益模糊。現今世界籃壇的一般水平,大前鋒通常身高在2米01(6英尺7英寸)到2米13(7英尺)之間,體重在230到260磅之間。然而,同時以兩名具備中鋒高度的選手上場的「雙塔」陣容,或者在一些缺乏高個球員的隊伍中,以大前鋒擔當中鋒角色的情形,均甚常見。首要工作便是抓籃板球。大前鋒通常都是隊上籃板搶得最多的人,他在禁區卡位,與中鋒配合,往往要挑起全隊的籃板重任。而在進攻時,他又常要幫隊友擋人,然後在隊友出手後設法擠進去抓進攻籃板,做第二波的進攻。通常僅有少數的時間,會要求大前鋒沉底單打,這時候他便在禁區附近來個翻身、小勾射之類的,做些近距離的進攻。應目前NBA潮流趨勢,大前鋒中出現了新兩種類型--投射型和策應型。其中典型代表即為德克?諾維茨基。中國球員易建聯,意大利球員巴格納尼和西班牙球員大加索爾也是其中典型。因為大前鋒一般都具有身高優勢,所以固守3秒區的前鋒們對這一類大前鋒的防守比較困難。但投射型大前鋒存在防守與進攻不硬朗,太靠外圍從而導致得分手段過於單一的一係列問題。而策應型大前鋒一般擁有良好的傳球意識,並且依靠其身高優勢,常常在高位送出妙傳。但策應型大前鋒的劣勢在於一般不夠強硬,內線攻擊能力較差,但也有例外,如已退役的克裏斯?韋伯,大鳥伯德。既然大前鋒一般較少出手,而其投籃的位置又經常很靠近籃框,那麼對其投籃的命中率自然要求也較高了。以隊上五個位置來說,大前鋒應該要是命中率最高的一位了,不錯的大前鋒應該要達到55%以上。不過由於得分不是他的強項,所以他的得分可以不多,但是籃板就一定要抓得多。此外,防守時的火鍋能力自然也是大前鋒所必備的,因為他要鞏固禁區,防守當然重要。無論如何,大前鋒就是要做好兩件事—籃板和防守。以往,大前鋒往往就是要做苦工的,在場上他們少有接球單打的機會。但是21世紀的籃球觀念日新月異,大前鋒也就慢慢在進攻方麵有所加強了,這也正是大前鋒今昔最大的差別。不過,一個好的大前鋒,還是要以在禁區的苦工為主的。一個能抓籃板能防守,但是進攻能力不佳的球員,我們會稱他是好的大前鋒,羅德曼就是個很好例子,場均十幾板可是得分卻很少上雙。但是一個很能得分卻在籃板、防守上失職的球員,根本不能算是一個大前鋒。美職籃籃球比賽中,大前鋒的作用越來越突出。無論是防守,進攻,策應,以及換位補防,錯位盯防等等,大前鋒在NBA(美職籃)的作用和戰術低位正在不斷提高。例如,路易斯?斯科拉在火箭隊中,不僅僅是進攻,他還要司職策應的職能。另外,湖人隊的保羅?加索爾更是把策應這一點發揮得淋漓盡致,動不動一場4 5次的助攻,比很多後衛都多。防守方麵,凱文?加內特在凱爾特人隊的核心地位至今無法撼動,無論是單兵防守(季後賽錯位防守詹姆斯)輪轉補防方麵,他都做到最好。進攻方麵,阿馬雷?斯塔德邁爾可以說是當代NBA進攻型大前鋒中數一數二的進攻高手,場均25.3分,命中率53.2% 三分球命中率43.5%都是寫照。最後,大前鋒的本職工作,籃板球,籃板球是每一個大前鋒最重要的本職工作,這一點,森林狼隊的凱文?樂福 Kevin Love(名字都充滿愛)是上個賽季的驚喜,31分31個籃板的極限數據,場均15個的籃板讓人回想起各種上古神獸們。當然這隻是簡單的提到了幾個現在聯盟比較好的大前鋒,現在的球員還是和以前一樣我不多介紹,還是要你們去和他們多多交手才能知道這個位置上的打法,我現在隻是介紹的以前優秀的大前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