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鼻祖袁世凱(20)(1 / 1)

1901年11月李鴻章去世。慈禧太後於當月擢袁世凱署理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第二年得以實授,兼任政務處參預政務大臣和練兵大臣,在保定編練北洋常備軍(簡稱北洋軍)。以後,袁世凱又陸續兼任欽差大臣、商務大臣、政務大臣、練兵大臣、學務大臣、電政大臣、鐵路大臣等13個大臣的職務,並賞加“太子少保”的榮譽銜,因此人稱“袁宮保”。

此時袁世凱的勢力已從軍事方麵擴展到政治、經濟、教育等多個領域,尤其1905年北洋六鎮建成,全軍兵力達7萬,形成了龐大的北洋軍閥集團,袁世凱的權勢已遠遠超過當年的李鴻章。

擁兵自重,位及“共和”總統

常言說,物極必反,袁世凱完全沒有想到,當他仕途通達、如日中天的時候,頃刻間會從天上掉到地下。

1908年11月14日、15日,光緒帝和慈禧太後先後駕崩,年僅3歲的溥儀繼位,由其父醇親王載灃攝政,而載灃正是光緒的弟弟。

關於光緒帝的死因,曆來眾說紛紜。而光緒死前曾服下大量砒霜,是經過現代科學手段所證實的。是誰毒死了光緒?一說是慈禧,一說是袁世凱。當時袁世凱身為軍機大臣,主掌北洋軍,是完全有這個條件謀害皇帝的。據溥儀的回憶錄《我的前半生》中記載,說慈禧太後臨終前一天,本來“上午還好好的光緒皇帝,吃了一劑藥便突然壞了事,後來才知道,那一劑藥是袁世凱送進來的”。

有人說光緒留下一道遺詔,寫了一個“斬”字,後麵的“袁”字隻寫了一半;有人說光緒死前告訴皇後隆裕:“殺我的是袁世凱”;並說光緒在臨終前,囑咐載灃誅殺袁世凱,為自己報仇。這些雖未被證實,但光緒對袁世凱的恨之入骨是不容置疑的。正因為如此,當載灃晉封為攝政王之後,袁世凱便覺察到形勢對他十分不利,不由得驚恐萬分,其黨羽也都因此惴惴不安。

載灃的確想替哥哥報仇,而他要除掉袁世凱更重要的原因,是袁世凱的勢力已經到了不可控製的程度。載灃政治上並不糊塗,隻是優柔寡斷,無統禦之才,因此問計於奕、張之洞等朝廷重臣,遭到兩人的反對。奕與張之洞認為,袁世凱手握重兵,朝廷內外各方麵奧援頗多,又值太後剛剛去世,南方革命黨活動頻繁之際,萬一引發兵變局勢難以控製。

正猶豫間,段祺瑞已借故北京南苑“兵變”,帶著洋槍洋炮從保定跑到北京城腳下,“名正言順”地開炮彈壓了。轟隆隆的炮聲震得滿族親貴們心驚膽戰,朝廷裏頓時亂作一團,都說段祺瑞醉翁之意不在酒,怕是專程為袁世凱而來。載灃急忙做出讓步,以袁世凱患“足疾”為由,解除其本兼各職,一紙詔書將其開缺回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