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元始天訣(1 / 2)

傍晚吳用從外院徐坤那回來,先去雲霞坊回告了師尊,見沒有回應就徑自走回了自己的竹屋。卸下包裹取了自己換洗的衣物,吳用盤腿坐在了碧青的竹床上,正值初夏天氣不寒不燥,吳用翻開那乾坤袋裏師傅所贈的《元始天訣》,雖說隻有前三層但對於吳用來說卻已是足夠了,隻見那書中開篇寫道:

“吾乃青鶴真人,著此卷以茲後人考教。道為之天,始為之元,故作元始天訣一篇論證成仙之道。”

“道為一,為之炁。天地伊始,混沌未開、陰陽末判之時,炁生天,生地,生人,生萬物。人生時,炁由天地降人身,匿於宮丸。隨時間而彌散,人之天資不同,炁留多且勤者終為仙,而歸於天。”

“餘逐天道了了千年,乃一癡兒而矣,不明其裏,不得其法,執耳猜之,寄神於內,謂之元始天訣。”

“年長兮,炁留於身者,每日清齋素飯,靜聽汝心,日觀紫陽取一縷精氣於身,長久以往且有盈餘,終有一日,道臨身,此謂一陽初動。”讀到這裏吳用才隱約明白自己能在那日大殿上悟道的原因。

原來天地間萬物都是由“炁”演變而成,這具身體出生的時候體內是含有“炁”的,隻不過經過一段時間逐漸彌散了。但在這期間身體又每日不斷地吸食早晨紫陽初生時天地的第一縷精氣,所以當王子豪的靈魂完全占據這具身體的時候,相當於再次從天地間灌入一次“炁”,加上體內常年積攢的天地精氣才能在那日一起爆發助他悟道,當然這也是有很大風險的就如他那日差點走火入魔,爆體而亡一般。

想到這裏吳用對待修仙一途隱約有了些明白,隻不過一個疑問出現在腦海裏“若是,所有人悟道都如我這般經曆爆體之患,這修仙豈不是一件邪事,還是說隻有我特殊而已”,想到這裏吳用不禁聯想起自己腦海中出現的兩扇神秘門,是否與它有關?

“修道之途漫漫,餘分之為六劫,辟穀、成丹、凝神、斬屍、成仙。仙分五品,為之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和天仙。鬼仙,隻煉心性,未得口訣,不能修成純陽之體,因而隻出陰神,名為靈鬼。名雖為仙,其實乃鬼,但是能夠通靈,與平常之鬼不同。鬼仙住世,約可存在千餘年,亦有凝神者修此道。人仙,雖法術了了,但能夠免去生老病死,不入輪回,長生住世。地仙,位於人仙之上,已達真火不侵、寅水無害,雖未出陽神,卻可控生死。神仙,陽神已成,神通變化,升遷自如,了知生死。脫棄軀殼,飄然獨立,聚則成形,散則為炁。天仙,變化無質,隱顯莫測,或多或少,至聖至神,鬼神莫能知,蓍龜莫能測也。”

“辟穀,世間眾物皆占因果,為後天所汙濁,食之有違天道。修道者窮法避之,以圖順證天道,餘認作謬論。”

“但辟穀之物卻甚是妙哉,所謂修仙不知歲月,往往百年眨眼之間,留辟穀之物可做身邊靈畜之食。”讀到這裏吳用不禁苦笑了起來,原來師遵讓我煉製的隻是用來喂蟲獸的口糧而已。

“辟穀可分十層,逢三進一階,九為遵,十為圓滿,達之少已。天有數為九,此為天道,擅不可違。餘成丹凝神,換法偷神,匿天而為,雖仙力比同階高數倍有餘,但期間險惡鮮有人知,後生切忌。”這祖師不是一簡單人物,敢欺瞞上天,逆天而為,確實有某大的神通,隻不過他說的瞞天之法卻沒有交代清楚,也沒有說明白後果是如何,隻是告誡不要嚐試,想到這裏吳用心裏不禁對自己未來的道路下定了決心,逆天而為又如何!

“辟穀一層,收炁於丹田,為之初引,晨吐納天地之精氣,以初生紫陽為最。引天地精氣於周身經絡輾轉,期間閉神養精,天地精氣由口經神台入絳宮,過一而入丹田,後引於紫府途經數百巧穴,此為一周天。”丹田吳用心裏是知道的,至於絳宮,紫府指的是何卻不清楚了,看樣子想要修煉一次需要吸納很久的樣子,難怪說修仙無歲月,一次吐納需要這麼久,也不知道究竟需要多少時日才能達到辟穀九層成丹,更不必提十層了。想到這裏吳用合上了《元始天訣》起身準備向師尊詢問一下,其中字的含義,還有那辟穀丹煉製時應注意的地方。雖說那是煉給靈畜用的食物,不過看樣子自己要在辟穀期待很長一段時間,這是自己將來的一項手段。這《元始天訣》前三層雖然是啟蒙用的書籍,裏麵講的修仙之法甚少,卻開闊了吳用的眼界,為吳用今後道路的選擇平添了幾分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