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全國人民的一封信
誰都有失敗的時候,高考失敗愛情失敗事業失敗等等。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因失敗而意誌消沉。大部分人遭到失敗的打擊後再也沒有站起來,少部分人從失敗中站了起來,他們因失敗而變得更強大,成為真正的強者,最終走向了成功。正所謂失敗是成功他媽。
赤壁戰敗,曹操沒有像袁紹那樣一蹶不振,他重新整理了心情,從戰敗的陰影中勇敢地走出來,繼續為理想奮鬥。
但是赤壁之戰後,曹操的人氣急劇下降,政敵(劉備、孫權等)抨擊曹操想篡漢自立,而曹操本人位高權重,根本不把劉協同學當領導看(又有誰把他當領導看呢),朝野部分人士也說三道四。曹操的民眾支持率也隨之降低。
輿論的力量是很強大的,絕對不能忽視。輿論,能捧起一個人,也能摔死一個人。
為了重新樹立自己光輝偉大的形象,表明自己擁護大漢的立場,建安十五年十二月己亥,曹操同誌發表了自己致全國人民的一封信——《讓縣自明本誌令》。
翻譯成現代漢語,大致內容如下:
我被舉為孝廉的時候還很年輕(二十歲)。我知道自己不是玩隱居的名流,擔心被天下人是為平庸之輩(自卑),我才想當一個郡守,做好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好讓大家知道世界上還有我曹操這號人物。所以在濟南工作時,把打黑進行到底,堅決不向惡勢力地低頭。這樣就得罪了權閹,被大壞蛋們天天惦記著。為了老婆孩子,為了生命財產安全,我向當局請了病假,卷起鋪蓋回了老家。
辭職之後,我還很年輕。看看那些與我同時舉為孝廉的人,五十多歲的都沒人嫌老。我自己在心裏琢磨,在過個二十年,等到世界和諧了,我也才五十來歲,那時再出來做官也不遲。於是我回到老家,一年四季十二個月三百六十天不出去串門子。我在譙縣東五十裏的地方買了塊地皮建了一棟別墅,打算夏秋季節啃啃書,冬春季節打打獵,與他人老死不相往來。但是天不遂人願,這點願望也沒能實現。後來我響應政府征調,做了都尉,又升遷為典軍校尉。我的想法也就發生了變化,那時我的理想是為祖國為人民討伐亂臣賊子,封個侯做個征西將軍什麼的,死後能在我的墓碑上刻上:“漢故征西將軍曹侯之墓。”
但是卻碰上了董卓之亂,於是我起兵反董。以打倒董卓為己任。當時我完全可以招更多的兵馬,但是我卻經常裁軍,不想擴編軍隊,畢竟樹大招風。因此汴水之戰時我也就幾千個新兵蛋子。後來南下揚州募兵,也不過招了三千人,這是因為我的誌願並不遠大。主管兗州後,受降黃巾降卒三十萬。
袁術狗膽包天,竟然敢盜用皇帝的名義,享受天子的待遇。兩個老婆爭風吃醋搶皇後之位。心懷鬼胎的人建議袁術立即登基並向全世界宣布,袁術很有自知之名,回答說:“曹操還活著,還不能這樣做。”對這種分裂祖國禍害人民的行徑是絕不能饒恕的,我領著大軍前去討伐,活捉了他的四個將領,俘虜了大量部眾,使得袁術山窮水盡土崩瓦解,最後病死。袁紹同誌據有河北,力量很強大,我自己掂量了掂量,確實幹不過他。但想到我是為國獻身為正義而死,足以流芳後世。幸運的是我幹掉了袁紹,還殺了他的倆兒子。劉表自以為是老劉家的人,包藏奸心,占據荊州靜觀天下。我擺平了他,從而維護了世界和平。
我做了丞相,位極人臣,已經大大超出了我的願望。現在我說這些,好像是自我吹噓,但要想讓人閉嘴,就不需要有什麼顧忌了。要是國家沒有我曹操,還真不知道有多少人跳出來稱王稱帝(設使國家無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為王。大實話)。
有人看到我很強大很牛叉,又不相信天命,恐怕會背地裏議論我,說我有狼子野心,這種胡說八道的言語常常令我感到不安。齊桓晉文至今仍被人傳頌,是因為他們雖然很強大很牛叉,但他們仍然對領導很尊敬。《論語》裏曰過:“三分天下有其二,依然臣奉殷商,周武王的道德情操可以說是最高尚的了!”當年樂毅投奔趙國,趙王想讓他去打燕國,樂毅跪在地上痛哭流涕,他說:“我侍奉燕昭王,如同侍奉大王您;假如我犯了罪,被流放到國外,就是死了也不會回來禍害趙國人民,何況是燕國的後代呢!”秦二世胡亥殺蒙恬時,蒙恬說:“從我爺爺、我爹到我,我們家為秦國服務了三代,以我的能力完全能夠選擇背叛,但我隻知道就算是死也要恪守君臣之義,絕對不能辱沒祖宗的教誨忘記了先帝的恩德。”我每次讀到有關兩人的書,都被感動得眼淚嘩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