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了吧,他是著急回來封王的!
老把戲又上場了,天子封曹操為魏王,曹操表示自己無德無才不配,然後大臣們尋死覓活,嚷著如果曹操不接受自己就去上吊之類的。本著生命至上的理念,為了挽救生命,曹操隻好很為難地做了魏王。
有個叫楊訓的寫了篇文章吹捧曹操如何如何偉大,大家看了都罵楊訓不要臉,紛紛譴責崔琰怎麼舉薦了這麼一個人。崔琰時任人力資源管理部門主任,楊訓是他舉薦的。他拿過文章來一看,說:“省表,事佳耳。時乎時乎,會當有變時。”壞就壞在這句話上。這句話翻譯現代漢語就是,你寫得不錯,隨著時間的變化,這件事會淡化的。
很平常的一句話,沒什麼嘛。
要知道,中華文字博大精深,一個字都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更何況是一句話呢。崔琰的本意是諷刺那些沒事找事不明事理的人,可別人不這麼認為,有人告訴曹操崔琰是在誹謗。曹操不是很生氣,是非常生氣,“諺語說‘生女耳’,‘耳’不是個好詞,‘會當有變時’意指不遜!”於是剃掉崔琰的頭發讓他去做苦工,最後逼他自殺。
文字獄!屢試不爽的對付文人之必殺技。隻要你想報仇雪恨殺人滅口,都可以引用這一招。曹操從不磨嘰,說殺就殺!
崔琰死的很冤,比竇娥還冤,千古奇冤。
“省表,事佳耳。時乎時乎,會當有變時。”不管別人怎麼理解,最關鍵的是曹操的理解!你說好,他偏偏故意理解成壞,你也不必爭辯什麼,沒用的,這隻不過是他殺你的借口而已,崔琰必須得死,就是沒有這句話,曹操也會另找一個借口。
因為崔琰跟荀彧一樣,是個正直的人,是忠於大漢的人,這就意味著他是老曹家篡漢的絆腳石,所以必須的除掉他!同時還能起到殺雞儆猴的效果,一舉兩得!.
曹操已經變得喪心病狂,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成了他的新法則。
人一旦發達了,總愛回憶過去。曹操同誌想起了他做的第一個官職,洛陽北部尉。那時,自己能混個鐵飯碗就很不容易了,封王?想都沒敢想!如今自己就是魏王,貨真價實,童叟無欺。他把當時推薦他做洛陽北部尉的司馬防找來喝酒,做了魏王的曹操得意洋洋,一副小人得誌的嘴臉問司馬防:“我現在還能做副局長嗎?”能生出司馬懿這麼個兒子,司馬防的水平也是很高的,他說:“那個時候你也就能做個副局長。”
建安二十二年四月,天子命曹操設天子旌旗,出入皆警蹕。就是說曹操出行的時候可以打著天子的旗號,清理街道,閑人禁行。
十月,天子命曹操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車,駕六馬,設五時副車。
曹操的一切都按照天子的級別設置,隻差一個天子的名號而已。他一步步向天子的龍椅邁去,他已經無限接近那個無數人夢想的寶座,但他始終沒有邁出最後那一步。
此時此刻,朝中大臣中但凡機靈點的,都已經成了曹家的人,以曹操為後台,為錦繡前程做好準備。
很多人站出來勸曹操廢掉劉協取而代之。他們擁立曹操當然不是因為曹操有多偉大多高尚,曹操一旦改朝換代,自己就是開國元勳,那可賺大了。這樣的好事自然有無數人來湊熱鬧,動動嘴皮子就行,毫無成本,不做白不做。
看到這麼多人想要自己當皇帝,曹操心裏很高興,但他也很清醒,董卓、袁術的教訓就在眼前,他劉協雖然隻是擺設,但卻是大漢的象征,大漢雖然不行了,但全國人民都支持大漢,因為他們身體流著的是大漢的血。一旦廢了劉協會招致無數人的反對,說不定還會遭遇恐怖襲擊,壓力很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