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接班人(1 / 2)

很久很久以前,堯禪位給舜,舜又禪位給禹,可到了禹這兒,他把王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啟。從此“公天下”變為“家天下”,天子隻選自己的兒子當接班人。

你隻有一個兒子還好辦,問題是天子後宮佳麗三千人,老婆多兒子就多,到底傳給哪個兒子呢?辦法總是人想出來的,中國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我們老祖宗搞出了一個嫡長子繼承製,所謂嫡長子就是大老婆生的長子,他擁有王位、財產等優先繼承權。不管他道德高不高尚,有沒有才能,是不是弱智,他都是繼承人。正因為這一製度,後來的司馬炎同誌不得不把皇位傳給了他的白癡兒子司馬衷從而製造了一係列悲劇。

曹操同誌有多少老婆,不知道。但知道他有二十五個兒子。至於讓誰接班本來不算個問題,當然是曹昂同學。可是曹昂在淯水之難時壯烈了。曹昂死了不要緊,曹操還有個神童兒子曹衝呢,你接班我放心。又可是,曹衝也死了,問題就來了。

能接班的兩個兒子都不在了,還有二十三個,其中能拿的出手的隻有三個:曹丕、曹彰、曹植,都是卞夫人生的。最有資格繼承王位的是曹丕同學,因為他是現在的嫡長子,可曹操非常喜歡曹植,於是搞了一次暗箱操作,讓曹植同學加入了繼承權爭奪戰。至於曹彰同學,打仗還行,政治這玩意兒他沒興趣,也玩不了。

接班人,要麼是曹丕,要麼是曹植,看兩位的表現了。兄弟倆很幸運,曹昂和曹衝要是有一個還在的話,就不可能有這場競賽了。

一開始,曹植同學表現得很搶眼。

曹植,又是一個神童,他相當有才,不過他的才更多的是文采(注意這個詞),人家十歲就能下筆成章。我十歲的時候寫篇小學生作文都犯愁,實在是汗顏。

建安十五年(210)冬天,銅雀台建成,曹操領著兒子們登台作賦,這可是曹植同學的長項,其他兄弟還在苦思冥想構思呢曹植就寫完了,評委曹操同誌看後,非常十分欣賞,我兒子真是太有才了,給力!

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鬥。

——謝靈運

曹操對曹植同學特別寵愛,有什麼好東西先給他吃,有什麼好衣服先給他穿。袁紹喜歡袁尚,劉表喜歡劉琮,都是因為他們跟自己長得一樣帥。曹操喜歡曹植,是因為曹植同學的才。他有意培養曹植接班。

建安十三年,曹操拿下荊州,得到了一個叫邯鄲淳的人才,曹操對他非常尊重,而曹丕曹植兄弟都想讓邯鄲淳給自己當助理,曹操把他分到了曹植府上。可見,曹操這時候更有意於曹植同學。

建安十九年,曹操南征孫權,選擇讓曹植留守鄴城,臨走時曹操還激勵他,要他跟自己學習好好幹。他對曹植同學抱有很大的希望與期待。

曹丕同學小時候也很了不起,五歲學射箭六歲學騎馬,八歲能騎能射,還能寫作文。據曹丕同學自己說他的劍法也很高明。真可謂文武兼修文武雙全。

曹昂一死,曹丕成了新的大哥,王位本來就應該他繼承,可老爹偏偏搞暗箱操作把曹植弄了進來,自己又不能反對,沒辦好,好好表現吧。

曹丕同學很有心機,說得通俗一點就是你不知道他心裏想的是什麼。而且厚黑水平很高,善於挖坑使絆。這種人就應該幹政治。曹植不同了,有大才的人都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傲,二是特立獨行,跟一般人不一樣,反正給人的感覺就是仨字:不正常。

曹丕很注意拉攏曹操周圍的人,比如荀彧,比如賈詡,比如崔琰等等,而曹植呢,脾氣大,讓人無法接近,像刑顒這樣的人他還不待見。在人氣上,曹丕已然贏了。

一個不善於團結周圍同誌的人,很難取得成功。

兄弟倆暗地裏較上了勁,本著人多力量大的覺悟,兩人拉幫結派,能爭取的全部爭取過來,就算沒有真本事捧捧場子也行。曹植這邊的主將有丁儀、丁廙、楊修,曹丕一方主要是吳質。

為了權力,親兄弟可以反目成仇同室操戈。這就是權力的魔咒。權力遊戲使人變得殘酷無情,心狠手辣、不擇手段,好人是玩不起這個遊戲的,比如朱允炆同學。

楊修,男,字德祖,楊彪之子。當時唯一能跟老袁家相比的就是他們老楊家了,老楊家四世三公,名門望族。

楊修是曹操的秘書,在領導身邊工作,而且又很聰明很有才,隻要表現得好,提幹是早晚的事。

但是楊修聰明,聰明得過頭了。曹操經常有事谘詢他,楊修每次都能猜到曹操會問什麼問題,提前把答案寫好放在辦公桌上,告訴手下人,領導派人來問的時候把我寫的按順序交給他們就好了,自己則出去溜達了。楊修同學的每次答複速度奇快,曹操很納悶,就派人去看看到底怎麼個情況。去一察,全知道了,從此曹操越來越忌恨楊修。

千不該萬不該,楊修最不該卷入太子之爭。那是人家的家事,你一個外人湊什麼熱鬧。

縱觀各朝各代,無數人卷進了太子之爭,無數人死於太子之爭,可是仍有人前赴後繼風雨無阻,這倒不是因為他們不怕死,他們是在投機,一旦自己支持的人當選為太子,將來繼承皇位,等著分紅吧,絕對賺大發了。可是萬一失敗,成王敗寇,你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