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還交代了喪葬問題。
中國有個詞語叫十墓九空,有個古老的職業叫盜墓。中國人講求厚葬,死後到另一個世界接著享受。陪葬品一多有人就眼紅了,不盜白不盜,盜了也白盜。今天你埋了,沒準晚上就被盜,防不勝防。古今中外做的最好的無疑是秦始皇同誌,大家都知道他的陵墓裏擺滿了寶貝,但就是找不著陵墓在哪裏。古今中外最大的盜墓賊當屬孫殿英,光天化日之下直接拿炸藥炸,慈禧老佛爺的屍體都被棺材裏拉出來,珠寶整整運了30輛大卡車。
曹操很聰明,對付盜墓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薄葬,就是不讓你知道他葬在哪。他一再跟曹丕強調他走後一定要薄葬,不樹不封,不放金銀珠寶,曹丕同學也按他說的辦了。
措施得當,效果顯著。千百年來,曹操同誌的墓穴不僅沒被盜,都不知道他到底埋在哪兒。高,實在是高。
結束了。
這個世界我曾來過,我曾為之奮鬥過,我曾留下屬於我的足跡,這就足夠了,不是嗎?
結束了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庚子,公元220年3月15日,魏王曹操崩,年六十六。
二十歲出道,打黃巾,反董卓,占兗州,討陶謙,迎劉協,挾天子以令諸侯;征張繡,伐袁術,滅呂布,擊劉備,破袁紹,征烏桓,獨霸中原;征劉表,赤壁兵敗,曹孫劉鼎足而立;擊馬超,打孫權,降張魯,天下三分獨占其二。
從洛陽北部尉,頓丘令,濟南相,兗州牧,司隸校尉,司空到丞相,從費亭侯到武平侯,再到魏公,最後直至魏王。
他勝利過,也失敗過,有過低穀,也有高潮。他是那個時代最優秀的統帥,也是那個時代最為成功的人。
該給他一個總的評價了。
我想了很久,想出了幾段話,但最終沒敢寫上,因為都比不上以下兩段:
漢末,天下大亂,雄豪並起,而袁紹虎視四州,強盛莫敵。太祖運籌演謀,鞭撻宇內,攬申、商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終能總禦皇機,克成洪業者,惟其明略最優也。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
——《三國誌》
王知人善察,難眩以偽。識拔奇才,不拘微賤,隨能任使,皆獲其用。與敵對陳,意思安閑,如不欲戰然;及至決機乘勝,氣勢盈溢。勳勞宜賞,不吝千金;無功望施,分豪不與。用法峻急,有犯必戮,或對之流涕,然終無所赦。雅性節儉,不好華麗。故能芟刈群雄,幾平海內。
——《資治通鑒》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他不是一個好人,更不是一個壞人。他極其複雜又極其簡單。
千秋功過,任人評說。
當他閉上雙眼的那一刻,所有的一切都化作煙雲,成為過去。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現在,曹操曹孟德離開了這座舞台。
之前有無數人在此停留過,之後還會有無數人在此演繹一段屬於自己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