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回歸日的榮耀(上)(2 / 3)

在比利時,由旅居的華人和比利時知名人士共同創辦的“中國會”在香港回歸日到來之際,在北方城市吉爾市舉辦了中國文化節。“中國會”會長梁光宗先生在開幕會致辭中說,1997年注定是炎黃子孫無法忘記的一年,香港的回歸將為曆史寫下新的一頁。中國駐比利時大使宋明江和吉爾市市長弗朗士·比特斯也在開幕式上講了話。開幕式後,還進行了舞獅、中國民樂、民間舞蹈以及粵劇等傳統節目的表演活動。

在捷克,中國駐捷克大使館邀請旅居捷克的華人代表舉行聚會,共同慶祝香港回歸祖國這一盛事。華人代表們在觀看了紀錄片《跨越九七》和《中國》後,激動地暢談了對於香港回歸的喜悅心情和對祖國更加繁榮富強的祈盼。

在匈牙利,華人聯合總會在多瑙河畔舉行了迎接香港回歸的招待會,近百位華人代表及國際友人出席。華人聯合總會會長張曼新致辭說:“我們很高興看到祖國通過和平談判的方式收回香港。這歸功於中國的和平外交政策和鄧小平等領導人的英明決策。”

在意大利,眾多華人華僑參加了中國駐意大利大使館舉辦的“慶香港回歸、祝祖國昌盛”茶話會,暢談香港回歸這一空前盛事。華僑代表梁師中激動地表示:“我們為香港回歸感到自豪,它洗雪了祖國百年的恥辱,讓每個華夏子孫揚眉吐氣。我祝願祖國越來越強大,祝福香港回到祖國的懷抱後,比以前更美好。”

在巴基斯坦,華人聯誼會邀請數千名華人聚集在伊斯蘭堡市,歡慶這一全球華人的盛事。一位旅居國外幾十年的老人兩眼含淚,他說:“不知有過多少人為了祖國的解放和統一前赴後繼,如今香港就要回歸了,我們怎麼能不激動?我們雖然身處國外,心卻與祖國緊緊相連!”在激昂的《義勇軍進行曲》中,所有與會華人無不激動落淚。

在瑞士,充滿東方情調的舞獅鑼鼓、悠揚民歌響徹了紐沙泰爾湖畔的小鎮。來自瑞士各地的華人將在這裏舉行慶祝香港回歸祖國的盛大演出。近千名華人同胞冒著綿綿細雨,從數百裏外的蘇黎世、日內瓦、伯爾尼等城市趕到晚會現場。舞台上懸掛著鮮豔的中國五星紅旗和紫荊花圖案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掌聲中,中國駐瑞士大使周子忠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拉開了晚會的序幕。由傳統的舞獅節目開始,小提琴、琵琶、魔術等表演讓華人同胞們忘了天氣的惡劣。

在朝鮮、法國、巴西、秘魯、巴拿馬、俄羅斯、保加利亞以及南非等一些國家,隻要是有華人居住的地方,就能聽見歡樂的笑聲和對祖國真誠的祝福。

在萬裏之外的英國,成千上萬的華人華僑和英國人歡聚一堂,一場規模空前的“炎黃藝術節”在兩國人民的聯手下展現在世人麵前。這場空前的盛會將持續三天,一向彬彬有禮的英國人也拋開了矜持,和華人們一起慶祝這共同的節日。在英國第二大城市伯明翰,數萬名華人華僑和英國人共同成立了“慶香港回歸籌備委員會”,邀請了一些著名的律師以及專家學者,暢談香港回歸對在英華人提高政治經濟地位的積極意義,探討香港在未來中英關係中的橋梁作用,並一致對回歸後的香港前途充滿堅定信心。8000多名中國留學生在牛津、劍橋等高等學府聯合舉辦了一係列座談會。學子們紛紛對祖國的強大感到振奮,他們誓言今後一定將自己所學完全貢獻給祖國的現代化建設,以不辜負祖國對自己的關心和培養。

與此同時,英國政界、商界和文藝界也為配合香港回歸舉辦了各種活動。英國國家電影協會和中國電影欣賞社分別舉辦了長達30天的香港電影展。英中貿易48家集團和與中國有密切貿易往來的十幾家英國大公司,一連數星期在倫敦、曼徹斯特等大城市舉辦大型研討會,探討香港回歸後的前途和對英中貿易的影響。與會者達成了共識,每個人都對香港繼續保持繁榮穩定十分樂觀,並希望以香港回歸為契機,擴大同中國內地的經貿合作。

香港的回歸包含著時代轉變的意義,這一點,不僅僅是對中國人而言,而且還包括有華人血統的海外華夏兒女。香港的回歸包含著一種民族意義,這一點,不是地域的遠近能阻隔的,每個漂泊海外的炎黃子孫都能接受到血脈至親的感召。壯哉九七!壯哉中國!

第三節 中央代表團赴港

1997年6月30號,再過一天,香港就會回到闊別已久的祖國的懷抱。這一天,由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率領的中國政府代表團即將趕赴香港,出席香港政權的交接儀式。在出發前夕,喬石、李瑞環、朱鎔基、劉華清、胡錦濤和榮毅仁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送行儀式。

江澤民在送行儀式上說,香港回歸祖國,是永載史冊的民族盛事。中央決定組成具有廣泛代表性的代表團赴港參加慶典活動。這一重大行動,顯示了全國各族人民和一切愛國人士的緊密團結,體現了舉國上下歡慶香港能夠回歸的喜悅心情,表達了中央人民政府和全國人民對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和香港同胞的巨大支持,表明了我們對保持香港長期穩定具有堅強的信心。正如江澤民所說,準備赴港出席交接儀式的代表團成員極具代表性,有李鵬、錢其琛、王漢斌、張萬年、費孝通、雷潔瓊、程思遠、吳階平、羅幹、吳學謙、董寅初、霍英東、馬萬祺、何魯麗、卓琳等人,他們也都出席了送行儀式。

出發前,江澤民代表赴港代表團發表了重要講話:

“香港就要回歸祖國了。在這舉國歡騰、普天同慶的偉大時刻,我們不會忘記敬愛的鄧小平,是他提出了“一國兩製”的偉大構想,使得香港這樣一個曆史遺留問題得到圓滿解決。我們不會忘記毛主席、周總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啊,他們提出的關於解決香港問題的長遠方針是完全正確的。“一國兩製”,不僅得到包括600萬香港同胞在內的12億中國人民的擁護,也得到了世界上一切愛好和平的人們的廣泛支持。我們將永遠銘記老一輩革命家的豐功偉績。

香港回歸,舉世矚目。世界各國各地區的政治家和著名人士雲集香港。代表團在這次赴港活動中,一定要體現我國各族人民對香港回歸祖國的光榮感和自豪感,體現我們泱泱大國的禮儀和氣度,體現我們不卑不亢的外交風格。

這次慶典,也是祖國內地人民和香港同胞、澳門同胞、台灣同胞、海外僑胞的一次盛大聚會,必將極大地激發全體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這對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促進祖國現代化建設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一定會產生深遠影響。

代表團這次赴港一個很重要的任務,是要通過我們的活動,向回到祖國懷抱的600多萬香港同胞表示親切的問候,並向他們以及澳門同胞、台灣同胞、海外僑胞和各國人士,充分闡明我國政府為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而確定的大政方針。我們將堅定不移地實行“一國兩製”、“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針;堅決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行使基本法賦予的各項職權,保障廣大香港居民依法享有各種權利和自由;中央人民政府依法管理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外交事務和防務,中央各部門各地區絕不幹預屬於香港特別行政區依法自行管理的事務;世界各國各地區在香港的正當經濟活動和投資利益都將受到法律保護。我們要把這些基本方針政策進一步宣示中外。”

講話的最後,江澤民總結說,代表團這次赴港是很光榮的,肩負著全國各族人民的重托。我相信,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代表團一定能夠勝利完成這次赴港的崇高使命。

1997年6月30日下午5時許,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率領中國政府代表團,乘坐專機徐徐降落在香港啟德機場。江澤民主席和李鵬總理等微笑著走出機艙,頻頻向機場上的歡迎人群揮手致意。

這是中國最高領導人首次踏上這塊一個半世紀以來處於英國殖民統治下的中國領土。先期到達香港的代表團成員,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長錢其琛,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周南,香港特區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等特區政府主要官員和香港各界代表數百人在現場熱烈歡迎代表團的到來。歡迎人士中還包括英國外交國務大臣德克裏·法徹特。

機場上鋪著鮮豔的紅地毯,歡迎的人們手持中國國旗和香港特區區旗,有的手持鮮花,雷鳴般的掌聲表達了600多萬香港同胞熱切的期盼和激動的心情。四名香港小朋友分別向江澤民主席和李鵬總理敬獻了鮮花。此刻,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在東方。江澤民主席親率最高規格的代表團赴港出席香港回歸的慶典活動,受到了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輿論普遍認為,這是一種高調的態度展示,體現了中國對香港回歸的高度重視。

黑暗終成過去,東方明珠即將被黎明的曙光照耀得更加璀璨奪目!

第四節 駐軍接管防務

根據中英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兩國政府將於1997年7月1日零時,在香港舉行政權交接儀式。在交接儀式開始前,最早奉命而動的是駐港部隊。

1997年6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江澤民發布《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進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命令》,命令駐港部隊於1997年7月1日零時開始履行香港防務職責。

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全體官兵: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賦予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使命,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駐軍法》的有關規定,命令你們進駐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於1997年7月1日零時開始履行香港防務職責。

我國政府對香港恢複行使主權,是實現“一國兩製”、完成祖國統一的一個重要裏程碑。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擔負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防務,是中國政府對香港恢複行使主權的重要標誌,任務神聖,責任重大。你們進駐香港後,要堅持人民解放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發揚優良傳統,忠實履行職責,遵紀守法,依法治軍,把部隊建設成“政治合格、軍事過硬、作風優良、紀律嚴明、保障有力”的威武之師和文明之師,為維護祖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作出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