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在隱隱的槍炮聲和彌漫的硝煙中,人們迎來了新的一年,農曆春節也快要來臨了。賈先生的教桌上書櫃上到處都堆滿了紅紙,那是鄉親們拜托賈先生寫春聯的紅紙。教學已經暫停,賈先生從早到晚忙著書寫好像永遠寫不完的紅紙;同學們爭先恐後地各自在自己的硯台裏磨著墨,源源不斷地供給先生。寫完田明理家的對聯,賈先生指著貼大門的一副寬大的對聯對田明理說:“我年年都想給您家寫這樣一副對聯,可是一直不能寫,因為下聯不實。今年終於給寫上了!這是因為有了你。重任在肩啊!努力吧!”說罷,雙目灼灼地盯住田明理的雙眼。田明理看了一眼那副對聯:“忠厚傳家;詩書濟世。”對這副門聯的含義田明理不十分明了,但是從先生的話語和目光裏感受到了巨大的責任和壓力,更感受到了先生的殷切期待和鼓勵。
賈先生的對聯寫完了,也要過年了,鳳梧書院在除夕前一天放年假了。
田明理回到家裏,照例忙著給母親背書。從上學那天起,似乎成了定例:明理放學回家當晚得給母親背誦當天的課文,母親則翻開課本,就著字數對照著兒子的背誦,一方麵檢查著兒子的背誦,同時也對照著學著認字。今天放假了,明理背完課文,把自己已經學完的課本摞在一起,推到母親麵前,認真地說道:“大娘,把這些書都賣了吧!俺都背熟了,您看書都還新著呢!”理娘聽了感到詫異混合著生氣,問道:“為什麼要賣書?”“大娘,賣了錢買好麵,咱就不吃雜麵了。”明理認真地回答。理娘聽了不由得心裏“咯噔”一下子,鼻子一酸,一把把兒子攬在懷裏,忍不住潸然淚下。農家一季夏糧多不足以維持全年的生計,到了秋糧歸倉通常雜以秋糧摻合著,原來的好麵(麥麵)卷子變成了“花卷兒”、“驢打滾兒”。麥子吃完了的人家則全是“雜麵”做成的“窩窩頭兒”、“餄餅子”了。田明理生來“嘴瘸”,吃豆麵頭昏,吃秫秫麵咽不下,寧可隻喝稀飯、吃紅芋、吃胡蘿卜。忠老爺經常嚷著要理娘給明理單做好麵饃,可是理娘一直默默地“抗命不遵”。其實理娘心裏經曆著艱難地煎熬——全家人都吃雜麵,公公吃雜麵,兩個小叔子吃雜麵,蓮蓮吃雜麵,能給自己的兒子單吃好麵嗎?!她這個家庭主婦難呀!今天,幼小的兒子想到把屬於自己的唯一能夠奉獻的——幾本書奉獻出來……母親的淚水滴落到了兒子的臉上。田明理掙開母親的懷抱,吃驚地看著母親,以為是自己犯了錯,讓母親傷心了,慌忙說道:“大娘,咱不賣書了!大娘,不賣書了!”一邊使勁搖晃著母親。理娘抬手抹幹了眼淚,用力吞咽下混進口腔裏的微鹹的淚水,複又把兒子抱進懷裏,溫柔地安慰著:“等麥收就好了,全家就有好麵吃了。再說,你那幾本書也賣不到多少錢,買不到多少好麵。要過年了,咱家也蒸了好麵饃,明兒個起,咱家都吃好麵饃。”明理聽了放開了剛才的緊張不安,生起了過年吃好麵的希冀。
理娘接著對兒子說:“理兒,咱念書不賣書,念過的書都好好收存著。大娘給你講過的那些英雄,那些做大事的人,都是有學問的人,都念過很多很多書,書都裝滿了書箱、書櫃、書房。”理兒認真地聽著,不時點著頭,腦子裏不斷閃過母親講過的一個個令自己崇拜的人物。理娘見兒子認真地聽著,接著說道:“理兒也要念很多很多的書,也要裝滿書箱,裝滿書櫃,還要有一間書房,裝滿很多很多書。理兒,聽懂了嗎?”“大娘,我懂了——咱不賣書,俺要念很多很多書!”明理認真地回答說。自此,田明理一直鍾愛書籍,愛惜書籍,自己的課本,還有不斷買來的書,連同自己的作業本都收拾得整整齊齊,保管得完完整整。然而“賣書”,似乎一語成讖,十一年後,田明理的十多年的藏書真的全部被人賣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