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陪同鈡縣長一道前來的路莊子區楊區長就著祝助理員辦公桌上的筆墨紙硯,當場揮毫寫下了一條橫幅,站起來,雙手展開,高擎著,朗聲誦讀道:
第一互助組
讀畢,雙手遞給田大忠。全場熱烈地鼓起掌來。田大忠麵紅耳赤地慌忙站立起來,雙手接過條幅,站在那裏,一時不知如何是好。祝助理員笑著走過去,接過條幅,看看墨跡已幹,便疏鬆地卷起來,遞回田大忠手上。楊區長是小學教師出身,身形瘦削,文質彬彬,平易近人,當了區長依然像個教師模樣。新近與方莊兒的農家姑娘蹇淑英結合成婚,成了蘆荻村方莊兒的閨女婿。他題寫的“第一互助組”也是切合實際的——路莊子區土改開展得比較晚,互助合作運動還沒有起步,田大忠互助組確實是路莊子區的第一個互助組。
工作組熟悉上級互助合作的政策,了解外地的經驗,很快幫助田大忠互助組製定了一套管理製度和評工記分辦法。對勞動力以及牲畜、農具等分別評定底分,按照出工情況評工記分,年終結算。如果自家占用的工數多於自家投入的工數,則按照差額付出相應的報酬;如果自家占用的工數少於自家投入的工數,則按照差額領取相應的報酬。充分體現了農戶間的互利和公平,既解除了勞力多、牲畜多、農具多的農戶參加互助組怕吃虧的疑慮,也消除了缺勞力、缺牲畜、缺農具的人家感覺占了人家便宜虧心欠情的心理負擔。
在蘆荻村農業生產互助合作動員大會召開以後,陸續有數十戶農家表示願意參加互助組,但是幾乎全都是申請參加田大忠互助組,連牲口農具齊全的田百倫、田立福等戶兒也向田大忠提出了申請。黃五兒、田明魁、田立魁幾個更是圍住了田大忠,一副不接納他們加入田大忠互助組就不善罷甘休的勁頭兒。這當然有田大忠互助組得到縣長、區長命名和表揚的因素,更重要的是他們親眼看見了田大忠互助組在夏收夏種中的出色表現和對田大忠為人的一貫信任。當時也有幾個人積極響應號召,要承頭兒組建互助組,豎起了“招兵旗”,可是很少有“吃糧人”投奔旗下,弄得十分尷尬。
工作組和村幹部召開會議,明確了互助組的規模一般不超過二十戶,為便於組織生產提倡就近結合的原則。
田大忠互助組擴大了,新接納了西鄰田明誠、閔興財、田明連、魏錦榮、田明元、田明新、田百倫以及黃五兒、田立魁、田明魁、田立福、田百仲等十二戶兒,擴大成了十八戶人家的互助組。擴大了的互助組又推舉了田立魁擔任互助組副組長,協助田大忠工作,負責互助組日常事務和生產協調調配工作;推舉田百倫的兒子田明順為記工員;推舉田仁民、田明鐸、田立魁三名小組長,各分管六戶兒人家的生產組織協調工作。後來,前門、後門、西頭兒以及南莊兒、方莊子也先後成立了幾個大大小小的互助組。
一天,在村公所開完會之後,田百廣對田大忠說:“大叔,給您說個事兒——白蘭氏想參加您的互助組,她讓我替她問問您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