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19、霜打麥苗萬頃伏(1 / 2)

19、

如果說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那麼囤裏的糧食就是農民的寶貝。自家囤裏裝滿了糧食,他們就心裏踏實,他們就能挺直腰杆兒,就能舒心暢氣,就能泰然自若。這好容易獲得了豐收,好容易囤裏裝滿了糧食,心裏剛剛踏實起來,這馬展一下子就要把“寶貝”交給國家……看那陣仗又那麼大,又是工作隊,又是一天到晚地廣播宣傳,又是一天到晚地開會,不免心中惶惑起來……然而,最終他們懂得,工業化需要糧食,社會主義建設需要糧食,災區需要糧食,一句話,國家需要糧食;他們知道,國家給各省下達了糧食征購任務,省對縣,縣對區,區對鄉都層層分解下達了糧食派購任務,各鄉各村的糧食派購任務都是必須完成的;他們明白,農民交售糧食是政府法令,農民必須遵照執行,有糧不賣就是犯錯誤——“民隨王法草隨風”,莊稼人祖祖輩輩都是奉公守法的良民百姓,犯法的事遠遠躲避還猶恐不及呢;他們更是堅定地相信,共產黨、人民政府是全心全意為老百姓謀幸福的。於是,他們都申報了自家的餘糧數,由工作組和政府核定了交售任務。最後,各家各戶兒按照核定數量,或趕著大車,或推著洪車子,大多數是挑著擔子,各自把自家的糧食如數送到歧路,送進了國家糧庫。蘆荻村提前完成了糧食派購任務。

冬盡春回,不覺早已又是暮春天氣。但見花褪殘紅,青杏綴枝,玄鳥翩翩舞,楊花繚亂飛,滿湖返青的麥苗正在拔節飛長,讓人仿佛感覺到能聽見它不斷長高的滋滋聲。有一首詩,道的正是這暮春光景和農人心之所係。詩雲:

花褪殘紅子滿枝,

翩翩歸燕展新姿。

農家也道三春好,

笑看麥苗拔節時。

正當人們憧憬著豐收之際,孰料,過了清明節一個禮拜後的一天,忽然一夜寒潮急,霜打麥苗萬頃伏。刹那間,人們如大難臨頭,張皇失色,舉止無措,議論紛紛。這裏的莊稼人太看重小麥的收成了。如今有了田地,一季小麥收下來即可勉強維持全家老小一年的嚼頭兒。而秋糧產量低,又常遭遇秋澇,很難作為指靠。

田大忠一大早就下湖去了。頭天還正在拔節向上一片蔥綠、生機盎然的麥苗,而今好像是不堪滿身青霜的重負已經萎頓伏地,呈現出一片悲涼的景象。田大忠的心裏也好像結滿了冰冷的青霜。他走走停停,不時蹲下高大的身軀,伸出手指輕輕拂去麥葉和剛剛抽出的鮮嫩麥稈兒上的白霜,又輕輕扶起倒伏覆地的麥棵兒,細心地觀察著,像是在給自家受傷的親人觀察審視著傷口兒。就這樣走走停停,從東湖,到南湖,又轉到西湖。太陽升高了,漫地白霜消融了,露出了被冰霜摧殘了的慘綠,很快又變成了暗綠,好像被滾燙的開水澆過燙熟了一樣,一片狼藉的慘狀,一片悲涼的死氣。

田大忠轉遍了西湖,又走到洪路溝、小堰子,回來過了程橋又折轉往北,過了程圩子,

經過小胡家、大程家,一路走走停停,又回到東湖,到處都是小麥萎蔫伏地的慘象。

田大忠回到村口兒,遙見家門前的大場上已經彙集著一二十個人。有人眼尖,老遠看

見了田大忠,就高聲呼喚起來,引得好幾個人都跟著喊了起來。

田大忠聽見喊他的聲音,少有地沒有報以哈哈聲,隻是努力平靜了一下心情,把滿臉的冰霜消融,換上了平和的麵容,上了大場。

人們一下子把他圍在核心,你一言我一語,急著想從他們心目中的守護神這裏獲得答疑、解惑和主意。弄得田大忠一時竟沒得插言的機會,隻能靜靜地傾聽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