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田仁喜出了南屋,走過院子,出了大門。理娘果然從鍋屋出來,跟出了大門,問道:
“外頭冰天雪地的,您上哪兒去呀?”
“外頭轉轉,咱也學著觀賞觀賞風景。”田仁喜回頭微笑著望著妻子,俏皮地回答。
“等等!您連帽子都沒戴!”理娘說著,回到南屋,拿來帽子給仁喜戴上,端詳了一下丈夫的眼睛,柔聲關照道:“雪厚,當心溝溝坎坎兒的!外頭冷,早點兒回來!”
理娘回到鍋屋,一邊收拾碗筷,一邊告誡一溜順兒的孩子們道:
“往後,誰都不準跟大爺要錢,惹大爺生氣!——記住了嗎?”
孩子們不解地望著母親,幾個小的囁嚅著:“記住了!”
“大娘,那俺上學的學費、書費,還有買紙的錢呢?不找俺大爺……那……”蓮蓮撲閃著一雙大眼睛,疑惑地問著。明理聽見妹妹連自己的疑問也問了,就沒有說話,隻是默默地望著母親。
“找俺!找大娘!往後,任什麼犯難的事兒都找大娘!不準惹大爺生氣!”
田大忠放下飯碗兒,望望外麵的冰天雪地,就進了外頭屋。自家互助組裏的人家都沒有葦子地,也沒買到葦子,席子也沒能編成;其他副業也沒有能開展。所以,閑冬依然還是閑冬,莊戶人家沒事可做,就隻好窩在家裏貓冬,或者晴天出去曬曬太陽。他聽見了門口兒兒子媳婦的對話,知道兒子的心事一時還難以解開平複,要出去散散心,也就沒有幹擾他們。
大槐樹田家大場西北角兒挨著斜坡口有一個形若蒙古包的大麥穰垛,麥穰垛朝著大門口兒方向已經被扯去了一半,形成了一個向陽的內凹的弧麵,是冷天裏避風曬太陽的好去處。這天,田大忠抱著他的第二個寶貝孫子——次子仁祥的頭生兒兒子抗美,和大才、仁智、仁學幾個散亂地坐在這個避風向陽的麥穰垛跟前曬太陽閑聊著。
“大老啊!——啊,二老,您都在啊!嗬,您爺兒幾個在這兒安享天倫農家樂呢!”後門黃五兒從斜坡口兒上來打著招呼,仍不改他那快樂的天性。黃五兒身後跟著個跟黃五兒骨架相貌有點兒相像的陌生中年男子。來到垛跟兒前,謝絕了主人們讓出的板凳,黃五兒扯了兩把麥穰丟在垛跟前,拉過那陌生人一起倚著垛根坐了下來,嘴裏說道:“這麼坐著才接地氣,又暖和又舒坦。”接著介紹了同來的那個陌生人是他北省魯善縣老家的侄兒。
“哈,您爺兒倆來了是客,哪有主人坐著板凳讓客人坐地的理兒!——毛孩兒,去拿倆板凳來。”
田仁學忙起身回去拿板凳。坐在祖父腿上的抗美兒忙掙脫了懷抱,梭下地,嘴裏說著:“俺也回去!”趔趔趄趄地跑著攆田仁學去了。因為穿得太厚,像個扭動著的布娃娃,又像個滾動著的陀螺。田仁學聞聲忙回過身來,彎腰一把抱起這個“地蘑菇”,朝大門口兒走去。田大忠望著眼前的幺兒嬌孫,臉上漾著幸福的笑容。回頭順手招呼黃五兒坐到身邊仁學空下的板凳上。田仁智也站了起來,把屁股下的板凳讓給了黃五兒的侄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