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23、大口兒小口兒,一個月鬥五。(1 / 2)

23、

為此,江淮省人民委員會做出了相應的規定,並訓練了40萬名幹部,同全國各地一樣,組織工作隊,帶著糧食征購的分配指標,配合區鄉幹部展開糧食“三定”到隊、“三定”到戶的運動。

這天,路莊子區區長徐業在歧路倉庫召開蒿南鄉全鄉黨員大會,宣布核定的“三定”指標。當聽到核定留用的人均口糧(原糧)每月18斤時,全場一片嘩然。徐業氣急敗壞地從報告席上站起來,跨到台前,瞪著一雙威嚴的目光,掃視著整個會場的每一個人。他的目光所至,人們便斂聲頷首,會場馬上恢複了平靜。徐業感到很滿意,朝著眾人威嚴地訓斥道:

“個老子,嚷嚷個熊!有意見個老子一個個說!”說罷,回轉身,朝主席台上自負地一笑,回到了報告席上。

“俺來說說!——這18斤不夠啊,徐區長!”徐業還沒有坐下來,就聽到從會場中間響起了一個洪鍾般的聲音。他抬眼見發言的是田大忠,頓感心中不悅,嘴上卻客氣地應和並故意裝懵地問道:

“哦?田書記?——怎麼18斤個老子不夠吃?您,您坐下說!坐下說!”說罷,自己先坐了下來。田大忠也坐了下來。因為是黨內會議,徐業客氣地稱呼了田大忠的黨內職務。

田大忠是蘆荻村農民協會會長,同時一直擔任著蘆荻村黨支部書記職務。當時農村工作中通常以行政職務出現,所以無論村民村幹還是區鄉幹部乃至鈡縣長都稱呼田大忠為“田會長”或“老會長”,村民們很少有人知道田大忠支部書記的身份。連田大忠的孫子田明理都一直不知道其祖父曾經的黨內職務。當聽到徐區長宣布口糧留糧標準是人均每月原糧18斤時,跟大家一樣,田大忠也震驚了。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及至見到眾人在徐業的威懾下都一個個低頭屏息時,心底油然生起一種無望的悲哀。——明知18斤太低,老百姓吃不飽飯,卻都不敢發言,不敢提出異議,甚至連表示自己的不滿都不敢,那老百姓還有希望嗎?那還要你這個黨員做什麼?所以呀,“歪嘴和尚亂念經”就毫無阻礙地成了氣候了!唉……可是他又發現周圍不少人都悄悄地把目光朝著自己射過來……於是,他站了起來,說出了全鄉參加會議的廣大黨員的心聲。

“那夠吃個熊啊!”田大忠隨口回了一句粗話。因徐業先曾說過了同樣的粗話,聽田大忠再說了出來,台上台下爆起了一陣哄笑聲。徐業明顯地感覺到人們笑的不是田大忠,而是嘲笑自己,臊得麵紅耳赤,開口不得。繼而惱羞轉化成憤怒,兩眼漸漸露出了凶光。田大忠是一個坦蕩君子,沒有注意到徐業的表情變化,繼續說道:

“十八斤喝稀飯都不夠,老百姓怎麼幹活啊!”接著環視一下周圍,繼續說道:“爺們兒都常說一句俗話——

大口兒小口兒,一個月鬥五。

徐區長您也聽說過吧!——18斤差得太多了!”

“是啊,‘大口兒小口兒,一個月鬥五’。”

“18斤夠喝稀飯的!”

會場上響起一片應和聲。

田大忠繼續說道:

“徐區長,俺則過的——俺稱了10斤好麵,才蒸了30個卷子。您問問梁鄉長,他常常在俺家吃飯,他哪一頓少過兩個卷子——稀飯和菜在外。——梁鄉長,您說可是?”則過,是當地方言,即測過、測試過的意思。主席台上的梁思仁聽見田大忠提到自己,本來黧黑的麵孔一下子脹得像個豬肝兒,縮著脖頸低著頭,恨不得梭到桌子底下去,生怕徐區長真地問他。會場上的人們情緒卻高昂起來,應和的嘈雜聲響成一片,還伴隨了稀疏的鼓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