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1 / 2)

馬克思主義論文關於馬克思主義的論文也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摘要:中國傳統哲學隻有與馬克思主義相結合,進行自我革命,才能適應新的時代,獲得新的生命力,這是一方麵。另一方麵,馬克思主義要在中國發生作用,就必須中國化。它不僅要與中國的現實實際相結合,而且要與中國傳統的哲學、文化等曆史實際相結合,使自己具有中國的內容、中國的作風和中國的氣派。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基本特征

一、充分認識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性

馬克思主義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但它沒有也不可能指出每一個民族的具體特點和發展道路。曆史已經證明,隻有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各國具體實踐相結合,才能取得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勝利。而要使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各國具體實踐相結合,又必須使馬克思主義取得具體的民族形式。

產生於西方的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後,給中國人民一個觀察國家命運的嶄新的科學的世界觀、方法論,使中國人民在精神上由被動轉入主動,也引起中國哲學的革命,為中國哲學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國傳統哲學隻有與馬克思主義相結合,進行自我革命,才能適應新的時代,獲得新的生命力,這是一方麵。另一方麵,馬克思主義要在中國發生作用,就必須中國化。它不僅要與中國的現實實際相結合,而且要與中國傳統的哲學、文化等曆史實際相結合,使自己具有中國的內容、中國的作風和中國的氣派。

二、科學把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特征

1.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時代特征。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而構成這個靈魂的要素是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在這裏,首要的因素是時間,而這個時間,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體係性演進來說,就是時代問題。根據列寧的時代觀,把握時代的性質和特征,主要把握三條:一是時代的主要矛盾,即我們現在所說的時代主題;二是基於主要矛盾運動規律而形成的時代發展趨勢;三是時代領導階級的特征及其曆史使命。我們應該用這樣的時代觀觀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問題。

毛主席同誌生活和戰鬥在以戰爭與革命為主題的時代,這個時代的主要特征,用毛主席同誌的話來說就是“戰爭引起革命,革命製止戰爭”,它適應這個時代的發展要求,從中國的實際出發,提出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開拓了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和和平改造資本主義的道路,創立了毛主席思想,毛主席思想就是以戰爭與革命為主題時代的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

鄧老理論,則是另一個新時代的產物,這個時代的主題是和平與發展,適應時代要求,鄧老同誌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社會主義本質理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製定了“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開拓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路。鄧老理論就是以和平與發展為主題時代的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

江總書記同誌所處的時代仍以和平與發展為主題,但形勢有了根本變化,出現了新特征,主要是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世界科技革命迅猛發展,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蓬勃發展。適應新形勢的要求,江總書記同誌以與時俱進的精神,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深化了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深化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的認識,形成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又一個新成果。

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總書記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緊密結合新世紀新階段國際國內形勢的發展變化,準確把握時代特征和中國國情,高舉鄧老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認真研究和回答了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麵臨的一係列重大問題,創造性地回答了中國實現什麼樣的發展和怎樣發展的重大問題,求真務實,開拓創新,提出了科學發展觀這一重大戰略思想,豐富和發展了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於發展的重要思想,開拓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境界,繼續推進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展進程。

2.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革命性特征。馬克思主義的批判性、革命性是同實踐性緊密相連的,馬克思稱自己的哲學曆史任務就是用革命的實踐改變資本主義舊世界,創建共產主義新世界。所謂改造世界,既包括改造客觀世界,也包括改造主觀世界,即改變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關係;這個思想的一個基本含義就是要在科學實踐的基礎上,不斷達到主觀和客觀、理論和實踐的統一,把馬克思主義不斷推向前進。

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發展,它當然繼承著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特征。毛主席同誌在總結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特別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的經驗時,揭示了革命發展的一般規律,即製造輿論,組織力量,奪取政權,改變生產關係,發展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