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力如何往往決定著事情的好壞,能夠堅決地執行下去,那麼一個命令、一個計劃、一種想法,才能夠得到有效的實施,所有一切才能夠真正變成現實。可是如今很多公司都在大談創意,大談理念,最終卻沒有很好地實現,所以那些美好的理念到最後也還是理念而已,並沒有帶來多少實際效益。所以大到國家、公司,小到個人,其實都需要具備良好的執行力,隻有擁有好的執行,才能創造好的價值。
馬雲曾經這樣評價蒙牛:“蒙牛不是策劃出來的,而是用踏踏實實的產品、服務和體係做出來的。”其實馬雲的阿裏巴巴也是這樣,阿裏巴巴並沒有多少先進的理念,它的成長也不是依靠什麼好想法來引導的,而是馬雲和所有員工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馬雲從來不想做什麼計劃,他也不要求自己的員工做太多的計劃,他更加看重的是執行力,包括自己的執行力、員工的執行力。
當然他並不是認為思想或者計劃之類的東西一無是處,而是覺得執行才應該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他曾經和孫正義談過這樣的話題,和自己的員工也探討過這些事,他覺得一個優秀的執行者可以將一個很平常的計劃做得非常出色,而一個糟糕的執行者,你即便給了他最出色的想法,他也無法把事情做到令人滿意。
在馬雲看來,想法隻是一個起引導作用的工具而已,這就像是釣魚一樣,一個技術出色的人,即便使用竹竿也能釣到大魚,而一個技術粗糙的人,即便有了世界上最好的釣竿,最終也可能一無所獲。但是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偏偏喜歡拿最好的釣竿,卻不知道在實踐中認真去釣魚。
有個哲學家說:“如果不能好好走路,即便你看得再遠也是徒然的。”無論做什麼,年輕人都應該腳踏實地,這個世界並不需要你比別人想得更多、看得更遠,不需要你比別人更有創新意識,而隻是要你做得比別人好,做得比所有人都認真努力。別人花2/3的時間來研究一個出色的想法,你就要花2/3的時間去認真做好工作,要懂得做好每一個步驟,關注每一個細節,堅定不移地把工作做好。
敢做是激發內在潛能的挖掘機
做自己想做的事,做自己認為對的事,做別人不敢做的事,做別人做不好的事。李嘉誠可以,我馬雲也可以,中國80%的年輕人,都可以!
——馬雲
我們常常說狹路相逢勇者勝,所謂勇者就是敢於去做、敢於去競爭、敢於直麵風險的人,而這樣的人通常會在競爭中獲得相對較多的優勢,因為這種人更容易興奮起來,專注度更高,能夠充分激發出自身的潛能。就像金庸筆下的喬峰一樣,他不是小說中功力最深、武功最好的人,但卻是最能打的人,因為他從來不知道畏懼,這種豪邁的氣概足以讓他戰勝比自身更強大的對手。
有人說敢做的人通常會挖掘出自己不為人知的能力。車王舒馬赫以前不是一個車手,一次他壯著膽子和別人打賭開車,盡管輸掉了比賽,但是舒馬赫的血液沸騰起來,他的潛能開始被激發出來。巴頓將軍第一次跟隨潘興將軍出征墨西哥的時候,還是個愣頭青,可是他比任何人都要勇猛,軍事才華也漸漸表現出來。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瘋狂的巴頓敢於和任何敵人較勁,他的軍事才能也因此達到巔峰狀態。
這就是一種自我超越,隻有勇敢的人,隻有直麵困難的人,才能夠不斷去超越自我,不斷去挖掘內在的潛力。那麼一個勇敢的人,為什麼往往可以激發出更大的潛能?因為他在工作中積極性更高,甚至富有激情,而這樣的工作狀態能夠更好地激發一個人的創造力,提高工作的動力。另外敢做的人根本不會害怕失敗,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強,麵對挫折的時候能夠保持情緒穩定,甚至於有的人喜歡接受各種挑戰,困難越大,他的興奮度越高,能力越強。
當一個人害怕做某件事時,他是沒有辦法真正做好這件事的,當一個人害怕遇到某個對手時,他也是沒有辦法去擊垮這個對手的。在NBA中,馬刺隊的鄧肯絕對算得上是曆史上最出色的大前鋒之一,但是在他進入聯盟的前幾年,總是有一個巨大的心理陰影,那就是大鯊魚奧尼爾,作為曆史上最具統治力的中鋒,奧尼爾往往令防守者聞風喪膽。鄧肯和奧尼爾同屬西區,因此想要獲得總冠軍,兩人之間就必須來一次正麵交鋒。可是鄧肯卻很害怕奧尼爾,他沒有足夠的信心來戰勝這個強大的對手,以至於防守對方的時候都是靠得遠遠的,結果越是害怕就越是防不住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