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8章 放棄悲觀,予己希望(1 / 2)

精彩一句話:每天給自己一個希望,我們將活得生機勃勃,激情澎湃,哪裏還有時間去歎息、去悲觀失望,將生命浪費在一些無聊的小事上?生命是有限的,但希望是無限的,隻要我們不忘每天給自己一個希望,我們就一定能擁有一個豐富多彩的人生。

人生路上,希望是我們前進的巨大的推動力。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有一次到一所中學與一些同學談了話以後,在學生名單中圈出了若幹個名字,告訴老師說,這些學生很有天賦,前程遠大。這些學生中,有優生,也有差生,還有平平的學生。聽了羅森塔爾的話,老師增強了信心,學生也產生了新的希望。過了一段時間,羅森塔爾再次來到學校,發現他圈名的學生全都有了很大的進步。他向校長說了實話,他圈出的學生是隨機的,並不真是天才。羅森塔爾正在研究期望能夠產生的心理效應。事實證明,他喚起了這些學生的希望感,使他們產生了進步的力量。

美國作家懷特說:“生命中,失敗內疚和悲哀有時會把我們引向絕望,但不必退縮;我們可以爬起來重新選擇生活。”失敗不是人生的滑鐵盧,你在這裏失敗了,還可以有其他地方取得成功,但首先你必須有爬起來的勇氣。給自己希望就是給自己成功的機會。一次失敗,並不能給自己判死刑,否定自己存在的價值。

希望的力量在現實生活中也得到過證明的。有位醫生素以醫術高明享譽醫學界,事業蒸蒸口上。但不幸的是,有一天,他被診斷患有癌症,這對他打擊很大。他一度情緒低落,但最終還是接受了這個事實,而且他的心態也為之一變,變得更寬容、更謙和,更懂得珍惜所擁有的一切。在勤奮工作之餘,他從沒有放棄與病魔搏鬥。就這樣,他已平安過了好幾個年頭。有人驚訝於他的事跡,就問是什麼神奇的力量在支撐著他。這位醫生答道:是希望。幾乎每天早晨,我都給自己一個希望,希望我能多救治一個病人,希望我的笑容能溫暖每個人。

在逆境中,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像這位醫生一樣給自己希望,這樣才能激起追求的勇氣,支撐自己堅持下去;在絕望中,給自己希望才能發揮一切求生的本能,不坐以待斃。屈原放逐及賦《離騷》,司馬遷受宮刑而作《史記》,他們如果不給自己希望,在死一般的失敗麵前毫不退卻,中國豈不是少了一段千古絕唱,一部史書著作。

單憑一個希望,不采取實際行動,是不行的,但沒有希望如行屍走肉一般,卻是萬萬不能的.沒有希望猶如生活沒有陽關,你隻能生活在陰影中,先哲曾說假如你遇到挫折,別後退,隻要迎著陽光走下去,前麵總是一片光明。朋友們,如果你失敗了,別灰心,給自己希望,給自己另一個成功的機會!

希望可以給人帶來巨大的動力:有個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給試驗者進行催眠,然後,給一部分人進行暗示:他們有著非凡的力量;同時對另一些受試者進行相反的暗示,暗示他們疾病纏綿,衰弱不堪。在這兩種不同的心態下,對他們進行握力的測試。結果,第一組的成績非常出色,而第二組的成績十分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