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總序(1 / 1)

一首詩,一幅畫,一場音樂會,若藝道精妙,就會讓人體會到無限歡樂。人們驚歎於藝術之妙,所以,總要追問:何為藝術?藝術何為?藝術構造了民族文明的精神個性,藝術傳承了民族生活的獨特精神記憶。作為文明的獨特精神形象,藝術作用於民族心靈,構成了民族文化生活的獨特精神稟賦。在文明的詩思傳統中,人們極其重視藝術的價值。可是,有個問題一直被隱匿:那就是,藝術如何構成了文明?藝術能構成怎樣的文明?在此,我們著重想說明:藝術是文明的產物,尤其是政治宗教文明的產物;有怎樣的政治宗教文明,就會有怎樣的藝術生活。在文明生活中,藝術發揮著重要的調節作用,它或者順應政治宗教的要求,或者反抗政治宗教的要求,馳騁生命的想象與情感,滿足人們的精神需要。

在不同的政治宗教精神作用下,經濟基礎決定著藝術的成敗得失,因為經濟生活與政治宗教生活,最能激活藝術。由於專業的限製,這裏,我們隻能討論“小藝術”,即討論詩歌、小說、戲劇、繪畫、音樂,等等,其實,“大藝術”的價值,即風景、建築、園林和城市,更值得重視。沒有“小藝術”的眼光和“小藝術”的自由探索,“大藝術”的發展可能會受到阻礙,“大藝術”的價值就會被低估。從文明意義上來說,隻有處處洋溢著美的民族國家,才是偉大的文明國家;反過來,偉大的民族國家,總會時時重視美並保護美。傳統藝術理論的局限,就在於:輕視生活世界的大藝術,醉心於個人世界的小藝術。實際上,沒有優美的大藝術,即使存有許多優美的小藝術,文明本身肯定存在著巨大的缺陷。

我們崇尚優美而自由的文明,崇尚深邃而優雅的文明;優美的大藝術與自由的小藝術,必定能構造偉大的文明,“小藝術”和“大藝術”,隻有在自由的政治宗教文明生活中,才能形成“良性互動”。這就是藝術與文明的聯係,其中,有無窮可探索的思想空間。這個書係,就是為了追思浪漫,體驗自由,探索文明,尋求心靈的自由立法,揭示藝術的秘密和藝術構造文明的意義。叢書出版,得到浙江大學基督教與跨文化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謹此致謝!著名學者陳村富教授,獎掖後進,促成了這個書係的誕生。師恩難忘,衷心銘感,但願藝術與文明的薪火,可以借此流傳。

2008年春於浙江大學基督教與跨文化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