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的你十分淘氣,總是領著一幫小孩子爬上爬下的,有一次,你竟然不小心爬到了了工廠的貯油罐上,回來的時候,媽媽用皮帶狠狠地打了你一頓,疼得你哇哇直哭,你心裏一點兒也不服氣:我不是就出去玩兒會兒嗎?
吃飯的時候,一不小心就把原本盛著飯的碗給摔碎了,媽媽特別生氣地斥責你:“做什麼事情都毛手毛腳的,一點也不認真!”你委屈的不得了,因為你覺得這並不是你故意要碎的,可媽媽還是罵了你;
原本學習頂好的你,在一次模擬考試中失利,把本不應該丟失的分給丟了。原本有望進入年級前五的你,隻拿了個班級名次。父母非常失望,不僅沒有安慰你,還狠狠地批評了你,你心裏特別難過;
你心裏醞釀了一個特別不錯的想法,想和父母一塊分享一下,沒有想到,迎麵就潑了一頭冷水:別整天有那麼多不切實際、莫名其妙的想法!
在你的記憶裏,父母總是對你那麼的嚴厲,父母也總是那麼的狠心:不僅罵你而且還打你!於是,你和他們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你越來越不理解父母的苦心。慢慢地,從不理解轉變成了一絲絲的恨,你甚至都不想再見到自己的父母。
然而,這一切真的就像你眼中所看到的那樣,你心裏認為的那樣嗎?父母也真的就那麼狠心嗎?未必吧!做父母的隻不過是想讓你更優秀出眾一些,才會對你的要求那麼嚴格。他們隻希望你是最優秀的,不想你犯一點錯誤。
這個時候,你是否也想到過這些問題:
為什麼父母在打了你之後,心裏比你更疼,更難過;
為什麼在你專心上學的那段日子裏,你沒有做過任何家務;
為什麼在你取得一定成績的時候,父母比你還開心高興;
靜下心來仔細想,原來,父母並沒有你想的那麼狠心。有的時候,狠心也是另外一種愛。他們對你的愛是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愛。都說棒棍底下出孝子,如果不是父母打你的一皮帶,你又怎麼會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呢?如果不是父母斥責你一下,你又怎麼會知道做事要小心謹慎一點呢?如果不是父母及時潑冷水,你又怎麼會意識到自己想法的不切實際呢?
感恩父母,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
從我們出生那一刻開始,父母便默默付出他們所有的愛。上學時,為我們的成績擔心;工作時,為我們的前途擔憂;結婚時,為我們的幸福忙碌;生子時,又為我們的孩子付出……即使我們已長大,即使我們不能給他們太多,但在他們的心目中,我們依舊是他們愛的依托,依舊是他們默默付出的對象。那麼,你有沒有從心裏開始理解自己父母的那份苦心呢?有沒有從心裏對自己的父母充滿著感激之情呢?
在別人眼裏,小可從小到大都是一個學習非常優秀並且乖巧懂事的孩子。然而,大家都沒有看出來她遺傳了她媽媽的爭強好勝和倔強。可以想象一下,兩個同樣爭強好勝的人,狹路相逢,必是兩敗俱傷。
好不容易高三畢業了,選報誌願的時候,憑著小可的驕人成績,無論哪所高校都很有希望。小可想報北大,可是偏偏小可的媽媽非要讓女兒選擇上海複旦大學,原因也有兩方麵:為了保險起見,報複旦大學是萬無一失的,萬一北大失手了,就沒有後路了,而複旦對於小可來說就比較穩一些了。第二一點,小可媽媽也想讓女兒完成自己當年未完成的夢想。但是,小可卻不這麼想,她就要選擇自己夢寐以求的北京大學。
兩人就這樣僵持不下,誰也不肯讓著誰,結果還是依著小可選報了北大,但偏偏天不遂人願,小可僅以一分之差而名落孫山。誰也沒有想到的結果,讓小可和小可媽媽都失望至極。小可因此而患了自閉症。
如果小可能夠不那麼倔強的選擇上北大,也許今天的她就坐在上海複旦大學的教室裏;如果小可能夠聽媽媽的一句勸,今天的她也就不會患上自閉症。其實,小可的媽媽真的隻是一心為小可著想,而小可卻不能很好的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