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都那麼大了,還是一點也不聽話,老是讓你有著操不完的心,你無奈,你生氣,可是仍然沒有辦法,你覺得自己都到了無話可說的地步。但是此刻,你必須控製好自己的情緒,否則,後果就不如你所想;
一個不小心,把自己最重要的文件給弄丟了,翻遍了整個家,都沒有找見,你開始像一隻熱鍋上的螞蟻變得焦躁不安,但這個時候,你也得控製好自己的情緒。
這些現象在我們早就司空見慣,覺得沒有什麼,就好像別人都正在演一出搞笑的情景劇一般。然而,這些事情一旦發生你自己的身上,你就不會覺得如此的輕鬆自在了。原因很簡單,因為你成了主角。那麼,這些沒來由的情緒,你也會有,說不定會比這些還嚴重。
考試前焦慮不安、坐臥不寧;
受到老師父母批評後眼前一片空白;
和老公吵架之後,心情不爽,不願上班;
和同學朋友爭吵後,氣得上街亂逛,買一堆不合時宜的東西泄憤。
這就是情緒,像這類“犯規”的舉止,偶爾一次還不要緊,如果經常這樣,可就要小心了!因為不知不覺中,你已經成了“感覺”的奴隸,陷於情緒的泥淖而無法自拔,所以一旦心情不好,就“不得不”坐立不安,“不得不”曠工、“不得不”亂花錢、“不得不”酗酒滋事。
是的,這些都是情緒惹的禍。沒有一個人能夠完全擺脫這些不良情緒的困擾。情緒這個字眼不啻於洪水猛獸,唯恐避之不及!你常常對孩子說:“不要老是哭個沒完!”丈夫常常對你說:“不要整天發脾氣!”媽媽常常對你說:“不要有那麼多的抱怨!”這無形中表達出我們對情緒的恐懼及無奈。也因此,很多人在壞情緒來臨時,莽莽撞撞,處理不當,輕者影響自己的正常生活,重者還可能傷害到自己最親的人。以至於你會發現:原本是自己最親的人,最後卻離自己越來越遠了。
把握好自己的情緒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丹尼爾認為,一個優秀的人,隻有20%是靠IQ(智商),80%是憑借EQ(情商)而獲得。而EQ管理的理念即是用科學的、人性的態度和技巧來管理人們的情緒,善於做情緒的主人,你就會獲得比較幸福的生活。
從前有個犯人,一審被判死刑、二審終了之際,法官問犯人:“你還沒有什麼要說的?”他回了一句:“幹!”
法官一聽大怒,於是訓斥了他十幾分鍾……
犯人靜靜地聽完之後對法官說:“法官大人,您是個受過教育的高級知識分子,聽了我一句髒話也會如此動怒,而我隻有初中畢業,當我看到老婆跟別的男人在床上,於是我一氣之下就將他們殺了!實在是當時太衝動,無法克製自己情緒而造成的。”
後來,這位犯人從死刑被改判為無期徒刑……
王安石曾有一首詩,與“情緒智能”有關——“風吹屋簷瓦,瓦墜破我頭;我不恨此瓦,此瓦不自由。”的確,他說的一點都沒有錯,砸到我們頭的那片瓦,是被風吹落的,它並沒有自由,也不是故意的!
假如現在是周末,大家晚上沒事,非常無聊,這個時候你應該會很有“情緒”吧?那麼你就想辦法讓這個周末不再無聊吧!讓家庭成員享受一個快樂溫馨的周末之夜。
每到周末晚上,別讓孩子再埋首書本了,愛人也勸她別再自己迷戀電視。你可備好花生、瓜子、應季水果這類“進口”貨。如果有好的電視節目,全家人邊看邊議,各抒己見。若是不看電視,就放一曲輕柔的音樂,一家人喝著香茶、吃著零食,談談各自的見聞。為促進全家人的學習熱情,你還可以學著電視台的樣子,搞個類似“百科知識競賽”的遊戲。比如一分鍾內說出10個以‘先’字打頭的成語,說出中國四大盆地、四大高原,如此你來我往,爭先恐後,一家人其樂融融,豈不樂哉!
人的情緒控製能力與學識高低並無直接關係,人在憤怒時,常控製不住“手勁”,一失手就是一生無法彌補的遺憾!所以我們必須學習“提高情緒自製力”,讓激動和盛怒試著降溫;因為動不動就憤怒的人,隻是顯示自己幼稚得無法自我駕馭情緒!
大多數人都有過受累於情緒的經曆,似乎煩惱、壓抑、失落甚至痛苦總是接二連三地襲來,於是頻頻抱怨生活對自己不公平,企盼某一天歡樂從此降臨。其實喜怒哀樂是人之常情,想讓自己生活中不出現一點煩心之事幾乎是不可能的,關鍵是如何有效地調整控製自己的情緒,做生活的主人,做情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