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大宋西平王(全書完)(1 / 2)

西夏的使臣安陵智是李元昊的堂弟、二王子寧令哥的叔叔,此次前來金陵和大宋的欽差大臣嶽明談判,可真稱得上是臨危受命了。他們一行八人出了興慶,剛走了不到五十裏就到了宋軍實際控製的地盤了。

如今安陵智可算是大開眼界了,以前那些被他們像放羊一般趕得漫山遍野瘋跑的宋軍,似乎一夜之間全都挺直了腰杆,一個個雄赳赳強啊,那不可一世的模樣,如果不知道底細的還真以為他們是什麼天兵天將呢!

這真是此一時彼一時,風水輪流轉啊!此時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再怎麼說也是人家宋軍的手下敗將;為了早一天到達金陵,也為了能不辱使命,安陵智也隻好忍氣吞聲,一路之上通過了宋軍關卡的層層盤查,好不容易才到了金陵。

負責接待的大宋官員倒挺熱情,他們一進城就被安排在秦淮河邊的一所高檔的驛館之內。每天好酒好菜的招待著,他們如果有心情,還可以到河對麵的煙花之地去瀟灑風流一番,日子過得真可謂愜意十足。

跟著安陵智來的那幫人可沒有安陵智對二王子的那份忠心,一看在這裏的小日子過得不錯,立即就把當初二王子那副淒淒慘慘戚戚的模樣給忘了;剛開始的兩天這些人還有點兒認生,每天吃飽喝足了就在屋裏睡大覺,可是後來一看這裏根本就沒人注意他們,於是乎,白天就上街晚上就開始逛妓院了。

安陵智可沒這份心思,他本想著大宋的欽差很快就會要求和他們會麵,沒想到一連等了三天,竟然沒有一點兒動靜。這一來他可有點兒受不了了,什麼時候這不堪一擊的大宋人也有架子了,竟然敢如此慢待他們。可是盡管他氣憤難耐,怒氣衝天,卻也毫無辦法。——因為一路之上的所見所聞,他早就看得一清二楚,他們往日的雄風已經一去不複返了。

安陵智在西夏也是一個鐵腕人物。自從宋夏開展以來,屢建奇功,可以說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後來李元昊前往大宋京城汴梁,為了以防萬一,就任命他為左屯位大將軍,率精兵兩萬人駐紮在浪子山,以拱衛他們的京師興慶府。

在西夏國內,安陵智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就連他的侄子寧令哥也得讓他三分,沒想到他以堂堂的“皇叔”之尊來到大宋竟然受到如此冷落;雖然他們現在打了敗仗,來大宋是主動求和的,但是那個嶽明做的也太過分了!

就這樣,安陵智一會兒沉浸在昔日氣吞萬裏如虎的激蕩之中,一會兒就不得不麵對眼前冷酷無情的現實,最後氣急敗壞的安陵智再也等不下去了,不斷地向驛丞叫囂著要見大宋的欽差大人;可是他每次看到的都是驛丞的那張客客氣氣的笑臉,說出的話也是幹脆利落:欽差大人公務繁忙,無暇接見將軍。——最後那個驛丞一看安陵智實在受不了了,嘿嘿一笑地解釋道:“安陵智將軍,我們欽差大人說了,如今雷恭允一夥剛剛被鏟除,善後事務千頭萬緒,等把一切事情辦妥很是需要一段日子,你就耐心的等吧;如果……如果將軍在這裏等得實在不耐煩了,您也可以……也可以回去嘛!”

啊,這是什麼話!

安陵智剛開始還有點兒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以為這個驛丞跟他開玩笑呢,可是後來一看這位驛丞說的一本正經,好像就是在複述那個欽差嶽明的原話,連語氣和表情都活靈活現的;這下安陵智總算是明白了,敢情人家根本就沒拿自己當盤菜啊;不僅如此,看來這個嶽明是故意羞辱自己!——回去,要是******能回去,當初我就不來了;要不是現在大夏國岌岌可危,我又何必來這裏丟人現眼呢!雖說忍無可忍就無須再忍,可是安陵智也知道,不忍的後果就是被那些如狼似虎的宋軍將他們徹底的從草原大漠上連根拔起,這個代價確實有點兒大了!

就這樣安陵智帶著他的使團在驛館裏度日如年地足足等了六天,到第七天的一大早,就見那個驛丞又來了,這才不再是以前那樣笑眯眯的了,而是換成了一副異常嚴肅的表情向他宣布“安陵智將軍,欽差大人宣你即刻覲見!”

安陵智正在大炕上睡覺,一聽嶽明要見他,興奮地一躍而起就蹦到了地上,根本就沒有注意到那個驛丞不同以往的表情,三下五除二地就召集齊了他手下的那幫人,在嶽明派來的人的帶領下,風風火火地就趕往設在江南應奉司衙門的欽差行轅。

其實這幾天嶽明根本就閑的無事可做。籌建大宋船運公司的事由謝懷仁在一手操辦,謝懷仁輕車熟路,幹起來得心應手,隻是遇到重大的事情也就是過來向他請示一下;查辦雷恭允一夥貪官的財產、向吏部申報出缺的官員、整頓江南的財稅製度,由王拱臣和剛剛從牢裏釋放出來、戴罪立功的張士遜具體負責,就更不用他具體插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