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 第 150 章 另一個時代即將開啟。……(2 / 3)

若再來一回禪位,她受不住,滿朝文武都受不住。

母後那晚告訴她,她命審食其寫信,也有讓越兒做好心理準備的意思,免的一回長安就嚇著那孩子。聽見這話,魯元從傷感中回過神,淩厲的眼眸一時間門眨不動了。

她抿著唇大逆不道地腹誹,母後不親自寫信給越兒,難不成是想要叫審食其背鍋?

這般趕鴨子上架的舉動,驚呆了魯元長公主,直到今日,她望見滿朝文武或癡呆或怔愣的麵孔,罕見的……心虛起來。

沒人注意到魯元長公主的胡思亂想,也沒人注意到角落裏頭,辟陽侯審食其緩緩低下頭的痛苦神色。眾臣全被炸懵了,這回的刺激來得更烈更猛,仿佛打贏匈奴都已經是無足輕重的事了。

不管是太後又一次拿出的遺詔,還是梁王即將繼位的驚世之言,都讓他們聽得昏沉——有老臣當即暈了過去,眾人一瞧,這是奉常衙門就職的老博士,也算是陛下的禮儀老師。

馬上有執戟武士進來,抬起老博士就走,也許是抬去太醫署救治了。

周勃恍惚地發現,今日的執戟武士格外地多……

恐怕,也許,不是為了抬暈過去的大臣吧,哈哈。

他抹了把臉,堪稱滿朝第一個恢複正常的臣子,無他,隻因周勃與陳平頗有些臭味相投。他敬佩陳平的腦子,在先帝尚在世時,見陳平跑椒房殿跑的殷勤,還死皮賴臉要當小殿下的師傅,於是有樣學樣,立馬把次子周亞夫送到了皇子越身邊,一來是為了示好皇後,一來麼,他總覺得皇子越不是池中物。

這何止不是池中物啊,這是潛龍!

周勃立馬接受了先帝還有遺詔這回事,恍恍惚惚地想,他這輩子做得最值的兩件事,一件是跟著先帝打天下,另一件,是把亞夫送去當梁王伴讀。

賺了,賺大了。

對於周勃這類老臣來講,他們還有一些隱秘的、不能說之於口的心思,譬如他們不太支持陛下撇去太後親政,又譬如,陛下……不是一位能開拓的君主。

當今陛下仁厚,即便心思不在朝政上,靠著太後扶持,靠著滿朝文武,守成不成問題。他們看著陛下長大,有一個算一個,可都是陛下的叔伯啊。

可說句不好聽的,太後百年之後,他們這些開國老臣也作古了,劉氏將會如何,漢室又會如何?

他們受了先帝的恩,不能眼睜睜瞧著劉氏血脈斷絕,否則到了地底絕不能安心。

周勃承認,在灌夫人沒有懷孕之前,他坦然地想過梁王繼位這回事。梁王是除卻陛下最適宜的人選,但灌夫人懷上了,還是個小皇子,他也就不再去擔心陛下的繼承人問題。而今天翻地覆,小皇子泡湯了,繼承人又成了一大隱患——為此,他夜裏都掉了許多白頭發,愁。

國本國本,國無繼承人,誰更擔憂?但他萬萬沒想到繼承人確定了,陛下要讓位了,這是一天帝位都不想多待啊!

周勃神思複雜,腦中翻來覆去顯現梁王殿下的臉,最後化為喜意。

所有人顧不上儀態,也顧不上盯著太後乃大不敬了,他們直愣愣地看著呂雉手中的遺詔。短短片刻,又有人接一連三地暈倒。

呂雉再歎一聲,去點百官之首的名:“丞相。”

丞相不動。

曹參抑製住好大的力氣,不讓震驚漫上臉龐。自打當丞相以來,他學蕭何的為人處世,能不管事就不管事,平日裏放手讓下屬去幹,可如此養生的姿態,還是在今日破功了。

他沉默了好一會兒,才意識到太後是在喚他,當即動了動腿,忽然間門,沒忍住一個趔趄。

曹參:“……”

他知道太後點他是為了什麼。

當扯上先帝遺詔,這等改天換日之事,就算不上是皇帝的一廂情願了。他也就道不出那一聲“荒唐”,坐在皇座的那位,頂多是任性了些,他的意願再大,也大不過先帝,大不過祖宗。

換言之,梁王殿下繼位,是天子與太後共同商量好的!

更確切地說,是太後下定決心,要拿出那道先帝的遺詔,扶持梁王殿下登基。

曹參很快想明白了一些事,但這依舊不能抹消他波動的情緒。他露出一抹苦笑,走上前,鄭重地接過遺詔,掃了眼字跡與印章,然後轉過身,對著眾臣朗聲宣讀。

一邊讀一邊想,先帝啊先帝,您寫下幾封遺詔的時候,有想過我們這些老兄弟,一個個的吃驚不已,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麼?

轉念又想,先帝隻會拍著腿哈哈大笑,就盼望著看他們出醜的樣子。

想著想著,曹參的眼角濕潤了。

一封關於韓彭,一封關於梁王……為匈奴,更為傳承,先帝最放不下的,還是他的大漢江山。

讀完最後一句話,曹參對遺詔再無疑議。

先帝的選擇就是他的選擇,就像他迅速地安排對於韓信彭越的封賞那般,梁王殿下繼位的流程,曹參一掃悠閑之態,迅速在心底勾勒好了。

該如何安排奉常祭天,如何安排登基大典,如何叫各地諸侯王與郡守前來長安,拜賀新帝……曹參抬起頭,捧起遺詔,肅穆地遞到下首,禦史大夫周昌的手中。

周昌終於回過神來,鄭重地接過。他看了又看,瞧了又瞧,閉眼掩住眼角的顫動,又遞給下一位。

就這樣全朝肅靜,兩列大臣將先帝遺詔傳閱了一輪,原先昏沉的不昏了,想撞柱的不敢撞了。

他們顫抖著腿,壓下原先不管是讚成還是反對的心聲——因為這是先帝遺詔。

若是辨認為真,梁王殿下,乃是正統中的正統,板上釘釘的下一任皇帝。這是大義。

加上梁王乃太後幼子,掌權太後的扶持,將為梁王掃除一切障礙。這是權勢!

有了大義,有了權勢,兩者結合在一處,還有什麼能阻止梁王登極?

這是臣子的意誌扭轉不了的。他們當肅然起敬,恭迎新帝。

等遺詔回到太後手中的時候,絹帛依舊完好,上頭的筆跡,沒有人敢觸碰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