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太子妃3(2 / 2)

姒昕可不管這群捧高踩低的宮人怎麼想,她直接開口吩咐,“幫我戴上。”

距離她最近的嬤嬤趕忙上前,先施禮再走到梳妝臺邊小心地捧起凰冠。

等裝扮妥當,也到了吉時。

因為太子病重,不能來忠毅侯府親迎,那麼按照禮部的說法,太子妃就在家中拜別父母,再由兄弟背上凰轎,抬入宮中。

此時原主同父異母的弟弟走進門來,當著屋裏的宮人們起了幺蛾子。

這個不滿十五歲的少年湊近姒昕,低聲說道,“不守婦道!我不背你。”旋即惡意滿滿地冷笑起來。

姒昕“哦”了一聲,手裏拿著蘋果起身,徑自走出閨房,理也不理站在門口麵現驚容的忠毅侯以及那位頗為得意的繼母,自己走至凰轎門邊。

守在花轎邊上的宮人們什麼大場麵沒見過,而且眼見姒昕身後跟著的嬤嬤內侍盡皆低眉順眼,她們也明白了點什麼,殷勤地撩起簾子,扶著姒昕坐上偌大的凰轎。

目送女兒乘轎出門,忠毅侯仿佛緩過神,抬手對著繼妻就是一耳光。

這不算完,他接著吩咐管事,令家丁把兒子拎到府中祠堂中,先捶上二十板子。

侯夫人吃了一耳光,臉蛋立時腫了起來,她難以置信之際下意識嚎哭,“侯爺!怎麼能發作自己人?”

忠毅侯二話不說,抬手又是一耳光。

意識到大女兒短時間就收服了剛剛還眼高於頂的宮人,再加上十皇子對女兒舊情難了,他無論如何都得當眾給大女兒個說法,因為大女兒氣到連讓他們夫妻倆坐堂拜禮這一節都給省了!

他這個小他十好幾歲的填房,素來小意溫柔,甚得他心,萬萬想不到小妻子忽然犯了糊塗。

忽然想起母親臨終前囑咐,說是這個小媳婦得他喜歡,但出身不成,將來要胡鬧任性不懂事,他得多盯著多教導著些……

居然真如母親所說,他這個小媳婦在大事上犯了大糊塗!

忠毅侯頓時悲從中來,想起為了小媳婦他頂撞過母親,一時間隻覺得妻子越發麵部可憎,他也更不客氣,“你們太太歡喜得病了,還不請太太回房!”

此時躲在角落,無人在意的蕭二姑娘偷偷揚起了嘴角。

話說忠毅侯府固然落魄了,卻依舊住在內城,也就是說侯府距離皇宮真的不遠。

坐在十六人抬的凰轎上,姒昕跟蕭大姑娘閑話,“本朝太子也坐的是十六人抬大轎,綜合敷衍的凰冠與禮服,可見皇後的矛盾心情。”

提起皇後,蕭大姑娘明顯心情復雜,“我……怨她是真的,恨她……那也是個可憐人。這世道,女人何必為難女人。”

封建時代土生土長女孩子能有這樣的認知……

姒昕先給自家係統點了個贊,接著跟蕭大姑娘說,“沖你這句話,我說什麼也得心念暢達。”

蕭大姑娘感受到姒昕話中的真誠,終於展顏一笑。

隨後二人繼續閑話,凰轎也順利通過宮門直奔東宮而去。

姒昕在宮人的攙扶下走下凰轎,一路前往東宮太子妃起居的正殿。

東宮靜悄悄的,全無半點辦喜事的氣氛。

她也不在意,進屋後就有內侍來報,說是讓她好生伺候太子。

她看了看麵前小桌上擺著的交杯酒,當即反問,“太子人呢?總不能讓我虛空伺候。”

虛空這詞兒新鮮了點兒,卻不耽誤宮人們理解。而且本朝婚禮新娘子沒有蓋頭,傳旨的內侍餘光掃過她,猶豫了一下,便決定回去如實稟告。

姒昕就安然落座,靜等太子到來。

至多半盞茶的功夫,她就聽到屋外傳來的掌聲以及細微的腳步聲。

太子在兩個內侍的攙扶下出現在她麵前。

太子麵色慘白,長相嘛……完好狀態應該跟“我以美色治國”沾邊。

而太子顯然也為她的外表所攝,數息後才有氣無力又有點噲賜怪氣,“難怪十皇兄念念不忘。”

姒昕看著太子伸過來的手,抬手抓了過去,精準捏住太子堪稱纖細的手腕,悠然道,“原來殿下是中毒。”

不等太子回話,她順勢一扯一推,讓太子往前一傾再轉了小半個圈兒最後穩穩坐到了羅漢床上——要不是初見就給太子來個抱滿懷,顯得有些奔放,她就直接把人抱過去了。

太子這狀態隨時都可能“眼前一黑仰頭就倒”,考慮到接下來她要做的,太子坐下還穩當一點。

姒昕無視太子又白又紅的臉,端起酒杯,嗅了嗅,“殿下該請太醫來瞧瞧這交杯酒。”她也噲賜怪氣回了一句,“這於殿下而言,也是樁大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