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三 章 執法官的誕生(2 / 3)

就象大海的一次波瀾,隨著時間流逝,似乎又風平浪靜。可在建國心中依然思緒難平。這件事給他上了生動的一課,讓他不得不開始認真地重新審視家族式企業製度的缺陷,這些天他越想越覺得企業發展到今天過去的企業製度和管理模式已經落後,成為公司發展的絆腳石。“公司管理體製的改革已迫在眉睫!”這些天建國心中常常這樣想。

正當建國準備大刀闊斧地對公司管理模式進行一次徹底變革時,不幸降臨了。建國的離去,文昌順理成章地臨時接替了建國的工作。而這,注定了改革的流產。

集團公司規模龐大,要維持運轉不可“一日無主”。追悼會後第三天,公司就召開董事會,討論緊急情況的應對和公司領導的變動。薛自強繼承了父母的全部股份,自然成為公司最大的股東。可是自強才八歲,無法參與公司管理,所以由其指定監護人文昌,帶為管理。這樣一來,文昌被選為執行董事兼公司總裁,董事長空缺,留待自強長大後擔任。

會議還討論了自強的教育發展問題。大家的意見高度統一,送自強進入成都外國語學校讀書,待其小學畢業送到國外讀中學、大學,然後回國繼承父誌。

可他們忽略了小自強的意見,所以當文昌和外婆將這個決定告訴自強時,自強堅定地搖了搖頭。“我要去少林寺學藝。”自強的話讓文昌和外婆吃了一驚。“開玩笑嗎?”外婆問。“不。我一定要學好天下最厲害的武功,好為爹媽報仇,消滅天下的壞蛋!”

文昌和外婆都認為是這次悲慘事件深深地刺激了自強,才使他產生了這麼離奇的想法,這種想法不會持續多久。可是,現在又不得不順從他的心意,否則他是不會好好學習的。“讓他到少林寺鍛煉一下也好,可以使他身體更強壯,意誌更堅定,這對他日後接班是大有益處的。假使他堅持不了多久,那時再回學校念書也不遲”文昌對外婆說。

十月,豫北的中嶽恒山已是秋風陣陣,落葉飄零,寒氣*人。而殘存在高大喬木和低矮的灌木叢上的樹葉搖曳在瑟瑟寒風裏,煥發出它們最後的光彩。紅的、綠的、淺綠的、深綠的、紫紅、棕色的,一點點一片片吸引著遊人的目光。竟將豔麗的五顏六色的各類山花比了下去。

山野,靜悄悄的,連落葉的微細的響聲都清晰可辯。偶爾,遠處忽遠忽近地飄來一兩聲公雞的啼鳴,象在宣示這寂靜的原野還孕育著生命。

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敲碎山林晨夢,由遠而近,快速、有力又輕靈。起落間那麽整齊劃一,仿佛一個人似的。腳步聲越來越近,人影也恍惚顯現,人影不止一個,而是一排。眨眼間這排人已掠至眼前,前麵六個都是灰布長衫、頭頂發光,一看就知是和尚,每人肩上都挑著一副扁擔,扁擔的兩邊各有一個盛滿水的大木桶。令人驚奇的是這六個和尚的後麵是一個比他們矮半頭的小孩子,他也肩挑一副有兩個小水桶的小扁擔,在前六個大漢的襯托下顯得有點奇特又有點滑稽。

這群人連同那個小孩擔著水盤繞在崎嶇的山路上,忽上忽下,不多久就來到一座氣勢磅礴的寺廟前,從剛才半開的大門走了進去。抬眼往上方望去,“少林寺”三個雄渾的大字震撼著每個觀者的心。

自強來到少林寺已經三個月了,可每天除了挑水劈材,就是拿一把竹掃把清掃寺院前後從高大的樹木上飄落的葉子,這著實讓習慣了城市生活的他感到萬分的寂寞孤獨無聊。一天下來,腰酸背痛腿發軟,渾身無力,幹完事就想躺下,可又總是睡不著。每當夜深人靜,自強總是思緒難平:“難道來這裏就是為了幹些粗活來鍛煉自己?什麽時候才能開始練習自己盼望已久的少林神功?”問主持,卻沒有明確的答複:“小夥子,要有耐心,叫你做什麽,你就做什麽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