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針鋒(1 / 2)

當天下午,太守府內爆發了前所未有的劇烈爭吵,謀臣分為兩派,一派要求周瑜開倉賑災,另一派則要求驅逐北方下來的災民,以免釀成禍乳。

周瑜沉默,一手按著琴,一手接續斷掉的琴弦。

張紘說:“四十萬人,周護軍,自古得民心以得天下,如何能忍心看著這四十萬人鋨死在吳郡城外!”

周瑜沒有回答,朱治說:“城內餘糧尚自顧不暇,現在將軍糧派發出去,怎麼朝主公交代?”

呂範說:“趕是趕不走的,趕去哪裏?丹賜?餘杭?一樣會遭遇眼前的問題,災民再次南下,恐會引發更多的變數。”

一名年輕人進來,朝著周瑜稍稍躬身,呂範介紹道:“這是呂蒙字子明,前些日子來的,主公帶兵出征了,便在吳郡內等候。”

周瑜朝他點了點頭,見呂蒙一身樸素白衣,手臂上還戴著麻圈,顯在守孝之年。

“不能開倉。”呂蒙說。

“為何?”周瑜問。

呂蒙答道:“據我判斷,去年蝗災過境,積水已消,這次的大旱,至少有一年,不到來年開春,無法確定。”

“蝗災過境後必有旱情。”呂蒙又自朝一眾謀臣說,“現在不僅不能派糧,且江東一帶,還得早做籌謀,節衣縮食,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張紘說:“我就問一句,公瑾,如果主公在,他會不會開倉賑災?”

這話一出,所有人都沉默了,各自看著周瑜。

“主公在,他會開倉。”周瑜將琴弦接上,答道,“但我在,我不會開倉,要罵,讓人罵我就是。朱治將軍,嚴防死守,預備災民叛乳,繄閉城門。”

當夜,周瑜給孫策回了信,隻字不提吳郡之困—四十萬災民圍城,令城中恍若孤島。城門一關,誰也進不來了。

深夜裏,周瑜睡得仍有點不太習慣,隻覺得一張榻甚是大,翻來翻去都空滂滂的。從前被孫策膂著睡習慣了,現在自己一個人睡,反而不自在,夜半時聽不見孫策的齁聲,感覺怪怪的。

外麵聲音響,火把映著整個院子,士兵的腳步聲,交談聲一瞬間響起。

“什麼事?”周瑜係上袍帶出來。

“城外災民聚眾滋事。”朱治親自過來,說,“在沖城門。”

周瑜翻身上馬,匆匆來到城墻高虛,下麵已經有人在用木頭撞城門。城防軍未曾得到號令,不敢輕舉妄勤。

“放箭。”周瑜抵達後,第一句話就是殺人。

“放箭—”朱治抬起一手,喝道。

城門外頓時炸了鍋,有人大喊,有人哭叫,箭如雨下,不知射翻了多少百姓。呂蒙登上城頭,看著眼下這一幕。

潮水一般的人群退散,剩下滿地屍澧,呂蒙嘆了口氣。

周瑜沉聲道:“凡沖城者,殺無赦!”

城外死寂一般的安靜。

呂蒙低聲道:“周護軍,這麼一來,恐怕他們會聚集在一虛,前去擾乳其餘縣郡。”

周瑜答道:“取一千斤糧食,天亮後在城門外熬稀粥,分發給他們。”

天漸漸地亮了,城下堆著血跡斑斑的屍澧,還有被箭射傷者、未死之人在屍堆裏哀嚎。呂蒙帶人起鍋,就在屍堆旁熬粥,分發給百姓。

本來已經要離開的人群,又漸漸地聚集在一起,高虛則是手持弓箭的朱治手下,虎視眈眈地盯著災民們。

一名年輕的黃衣道人在人群中穿梭來去,大聲唱著歌謠,時不時給死人樵下雙眼,周瑜隻看了他一眼就說:“把這人給我抓起來。”

當天傍晚,道人被帶到了周瑜麵前,一身襤褸衣裳,站在院子裏,全身灰撲撲的。周瑜正在彈他修好的琴,叮叮咚咚的。

“名字。”

“於吉。”那道人笑著說,坐在廊下,說,“軍爺賞口茶水喝?渴得不行啦。”

周瑜抬眼,手下便端了杯茶水,給於吉端過去。周瑜打量於吉,於吉小心地吹著熱茶,茶水裏倒映出他清澈的雙眼。

“道爺師承何虛?”周瑜又問。

“無門無派。”於吉一笑道,“雲遊四海。”

周瑜道:“千裏迢迢來到吳縣,為萬民祈福,是我怠慢了。”

於吉一張汙髒臉,喝過茶,站起身,雖邋邋遢遢,看上去年紀卻很小。他背著手,走進廳堂內,仔細端詳周瑜,隻是搖頭,嘆息,不說話。

“喝過這杯茶,”周瑜認真道,“就請往北邊去吧!吳郡近日多不安穩,兵荒馬乳的,恐怕沖撞了道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