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夕死(3 / 3)

為什麼一個人能去愛一個孩子,而不能去愛一個恨自已的人和事呢?因為孩子是無欲,孩子是沒有欲望的,你看著沒有欲望的孩子,那才是一個真正的自然,一個生命的狂喜,一個花開的瞬間,一種美麗的狂喜,一種讓人心安的寧靜之心。

浮躁,一切都是浮躁,你看那嬰兒,他浮躁嗎?他什麼都不知道,他或許不想知道,他隻想用童心去看這個世界,嬰兒弱而無爭,每個人都有一種愛他們的衝動。

老子說:“含德之厚,腹歸嬰兒。”

八個字就讓人一生能破解了,一個人隻有道德他才在社會上立足,而道德的深厚,厚德的最高境界就是像嬰兒一樣的狀態,這是一種回歸的狀態,有的人一生都不明白,有的人還在尋找,拚命的向上尋找。從不問問自已的內心。

小嫻從來沒有反思,也從來沒有問過自已,她總認為她的世界裏麵一切都是對的,別人所有的都是錯的。她是偏執的,也是發狂的,她的存在就像是一顆隨時都有可能爆炸的原子彈。對周圍的人都有一種威脅和壓迫。

生活中處處都有這樣的人,總有一天她會將自已引暴,首先炸死的不是別人而是她自已啊。

小嫻總以為是別人錯了,現在才發現是自已錯了。

董事長搖了搖頭看著小嫻說:“你不能死,小嫻,你不能死。”

董事長殺人了,他或許是對的,但是不論任何人殺人都是事實,都是有錯誤的,因為人就是生命,生命之外的東西都可增值,但是生命本身就是同等的。除去價值之外,每個生命都是可愛的,每個生命的都是生機勃發的。就如同一個乞丐的生命,他是一個生命,除去他乞丐的身份之外,你就會全然的發現他和你一樣,有生命開始的地方也有生命結束的那天。

任何人的生命都撐握在自已的手中,有一天突然潛意識讓你去跳樓。就像是“哥哥”一樣,那個時候有人說哥哥是想不開,說一個人想不開就會尋死,這是最大的錯誤,一個人之所以跳樓,那才是他真正的想開了,真正的永生了,真正的連死都不怕了,真的得道了,真正的找到了自已的歸宿。哥哥他想明白了,他覺得他可以去了,他覺得他已經完成了來這個世界的使命,他知道這輩子自已該做的事情都做完了。他才是真正的開悟。

一個想開的人,對死亡是根本沒有任何不舍的,往往一個想不開的人,總在生與死之間徘徊,那才是真正可笑的。

這時候海飛走上前,小嫻看著海飛說:“嗬嗬,你也一樣,等孩子長大了,一定要告訴寶兒不要像我一樣,否則一輩子都會痛苦。”

海飛沉著臉看著小嫻:“阿姨,你不會死的。”

海飛對小嫻前一刻的恨也化解了,他居然叫小嫻阿姨了,或許海飛也真正的明白這一切吧。

“你要答應我。好好照顧寶兒。”小嫻此刻還在擔心著那個長安的孩子。

“我會的阿姨。”海飛點頭答應。

再次抬頭看她的時候,她已經安詳的閉上了眼睛,嘴角上掛著那睡夢般的微笑,董事長仰天長歎,雙手顫抖的抱著小嫻。

曾經愛的人,死在自已手中。這或許就是愛的最高境界,叫做愛不釋手。

曾經恨的人,活在自已心中。這或許就是恨的最高境界,叫做刻骨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