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086章 番外-1(1 / 1)

在小青花的帶領下進入第七條甬道。兩側甬壁和頂端繪著色彩斑斕的壁畫,或狩獵飲馬或鼓樂笙歌或玄學星象,皆形態逼真栩栩如生,每五步左右便有一對石傭,或文官武將或番邦使者或祥靈神獸,皆開相平和肅穆莊嚴。

甬道盡頭便是墓門。拿出玉海東青和龍紋玉鐲,嵌入石板的異形凹槽內,然後把罐中的鮮血注入,不出兩分鍾墓門轟隆隆向上升起。眼前空間陡然寬闊數倍,但見四周全是巍峨的宮闕和林立的雕塑,中央矗一青色石台。石台呈五邊形,高過三丈,各麵均嵌有浮雕。拾階九十五級,又見台頂各角均立一石質海東青,展開的雙翼鑲滿寶石,喙下懸長明燈。

石台中央停著兩口玉棺,通體翠綠,周身附有各類吉祥圖案。小青花在台邊停留片刻,然後朝其中一口玉棺快速爬去。看來,那便是遼景宗耶律賢的棺槨,而另一口則葬著蕭燕燕。事實證明,選擇小青花刺探乾陵確是明智之舉。

尋找金簡為正當緊。一番搜索,在兩口玉棺前方的一座台基下發現隻貼著封條的錦盒,封條上寫有幾個契丹文,大意是“非皇室宗親不得開啟”。打開錦盒,裏麵果然躺著兩塊金簡,約兩寸來寬,九寸多長,中段雕刻“禦製”字樣。迫不及待地翻過來,兩塊光溜溜的底板金光四射,映出兩張陰沉暗晦且錯愕到極點的臉。

前一日,他在一幫警察的追擊下失足墜入甕穴,幸虧落在半腰的一塊岩石才保住了性命。好不容易死裏逃生,然後辛辛苦苦找到乾陵,卻萬萬沒想到,收獲的竟是兩塊無字金簡!這叫他如何甘心?

會不會像錦帛上的第六幅圖,需要特殊的手段才能正常顯示?正待看個仔細,隻聽“嗖”的一聲,遠方射來的一支羽箭射穿了他的咽喉。與此同時,穹頂裂開一道大縫,烏黑的液體瀑布般淋下,頓時宮闕倒塌雕塑變色。汪誌得張大著嘴,口鼻到脖根愈發青紫,金簡慢慢從他的手中落下墜入錦盒,錦盒晃了晃自動閉合。

四角的長明燈熄滅之前,汪誌得終於想明白了:這本來就是一個千古騙局!天底下根本沒有統治萬年的靈丹妙藥,也沒有取之不竭的金山銀海。契丹人以狼為圖騰,最尊崇的是它的血性,即便是國破家亡走投無**,那些皇子皇孫們也斷然不會祈求祖宗的恩賜。肯拿鮮血前來祭陵取簡的,不是心懷叵測的亂臣便是虎視眈眈的異族。

蕭太後之所以製造這個謊言,主要是希望後代精誠團結,告訴他們,最堅固的不是城牆,而是人心,最寶貴的不是財富,而是尊嚴。再然後就是設下一個圈套,引誘那些弑我子孫貪我國祚的人,不管他隱藏得多深,計劃的時間多長,不管是二十年五十年,一百年還是一千年,隻要來了必遭懲罰。

汪誌得咽氣了,時針指向9月19日上午九點。這是一個特別的日子,十二年前的此時此刻,蔣毅和蕭櫟在梓平市民政局領取了結婚證,今日,還是這個時候,還是同一家民政局,他們領取了同樣的結婚證,但兩次的意義卻既然不同。他們決定好了,等辦好簽證就離開梓平,帶上兒子蕭雯到國外去,遠遠離開這片曾經深愛過的,卻也是非紛擾的土地。

這天,梓平的報紙賣瘋了,大街小巷都在傳著同一個消息:3.13特大文物盜竊案跨越十二年終於破告破!媒體不僅就錯綜複雜的案情做了繪聲繪色的描述,還對所有案犯的命運做了詳細交代:主犯李均、華士召、葉子認罪伏法,汪誌得、王福勝被警方當場擊斃,涉嫌參與犯罪的警界要員羅凱和韓覺正接受組織審查,另,犯罪嫌疑人曾成功(曾叔)因畏罪口吞銀簪自殺,此人與死在他身邊的神秘女子還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曠世戀情-----

手持報紙的孫劍注意到了,這篇新聞稿的作者是燕秀。透過出租車的窗戶,他看到北郊那家書報店關門了,但並不知道,那位幾近失明的老婦何時離開又去向哪裏。不過,從直接封死的大門和窗戶來看,她大概再也不會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