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景山時,溥儀憶及父親死於尿毒症,母親因自己與端康太妃鬧矛盾而自殺身亡。
李淑賢談起父親是個老實的銀行職員,對後母則充滿怨恨。
她對自滬來京,是這樣解釋的:由於後母毒打逼她嫁一又醜又老的商人,不得已逃到了北平……
那次從故宮走出來,溥儀遊興未盡,指著對麵的景山對我說:
“咱倆去景山逛逛怎麼樣?”
“行啊。”我好久沒來過景山了。
出了神武門,從馬路南走過馬路,北邊就是綠樹陰陰的景山公園。
臨進景山公園大門,溥儀回過頭來說:
“原來在宮裏,我來景山時,要用轎子抬我過來。雖然故宮與景山僅隔著一條馬路,我不乘轎子可不行。當時,隨便自由地到處走走是不行的。”
說完,他跟我又找補了一句:
“不像現在,多自由啊……”
順著山路,我倆登上了萬春亭。在亭上,我倆眺望京城,溥儀極為感慨北京的變化。他說:
“過去,我在景山上邊看北京城,總是灰灰的一片。現在呢,綠樹都那麼多啦。北京還建起了許多高樓大廈,變化實在太大啦!”
“是啊。”我跟他說起,剛來北京的時候,覺得北京到處都是土。四周都是平房,哪兒像現在這麼多高大建築啊……
逛了一會兒,我跟著溥儀順東麵的山道走了下來。沒想到,信步走到了山麓的大槐樹下,那兒還有欄杆圍著。
在那棵大槐樹周圍有一群人,正在瞧著樹旁的說明牌,紛紛議論著。溥儀仔細地觀察了一陣那棵歪脖樹。瞅著來來往往的眾多遊客,溥儀輕聲對我說:
“這棵樹上曾經吊死過一個皇帝――崇禎皇帝。他是明朝最後一個皇帝……”
原來,這是明朝的末代皇帝嗬……我聽著溥儀平靜的講解,從表情上根本瞧不出他這個清朝末代皇帝到此,究竟是什麼心理感受。
“為什麼,明朝最後一個皇帝來到這兒吊死呢?”我不太懂曆史,於是問溥儀。
“崇禎皇帝當時也是被逼無奈。李自成打進北京城的時候,故宮快要被包圍了,他走投無路,連妃子都自殺了。他僅僅帶了一個太監從故宮出了神武門,跑到景山,在這棵歪脖樹上吊死了。崇禎是一個昏庸皇帝。壓迫人民的皇帝是不會有什麼好下場的……”
漫步在景山東邊,又到了婚前我與溥儀來過的地方。早在結婚之前,溥儀帶我來景山,曾在這兒指給我看那一排房子,說:
“溥傑特赦以後,就在這兒勞動。幹一些澆花、種草之類的輕鬆活兒……”
我倆一邊聊,一邊坐在山腳下的椅子上,眺望南邊故宮巍峨的皇宮大殿。
呆坐了一會兒,溥儀似乎有感而發,對我好像開玩笑似的說:
“景山原來叫煤山。如果不是社會進步,我早就出了宮――弄不好,沒準我也可能吊死在這裏了……”
我聽著溥儀的話,覺得他思想挺進步的。我始終覺得溥儀的言行特別謹慎。自打結婚這些年,溥儀從沒說過一句落後話,比我思想進步。我有時憋不住還跟他發兩句牢騷。
有時候,我跟溥儀開玩笑:
“要是把你說的錄下音來,肯定沒一句落後的話。”
聽了這話,溥儀一擺手,像演戲似的義正辭嚴地對我說:
“可不能這麼說。咱倆得比誰進步!”
從這兒,我知道了,跟溥儀即使是開玩笑也不能牽涉政治。
這年6月下旬,溥儀跟著我出城去了西苑醫院,找著名中醫大夫嶽美中看病。在京城裏頭,嶽大夫可是大名鼎鼎的中醫,據說他曾出國專程給印尼總統蘇加諾看過病。嶽大夫是我們關廂醫院王大夫的老師,也是廣安門醫院的高幹病室的副主任。當時,全國政協文史專員的醫療合同就在廣安門醫院,溥儀自然也認識嶽大夫。
那天挺早就看完了病,閑來無事,溥儀提議到離那兒不遠的頤和園去玩玩。這是我倆婚後第一次去頤和園。
溥儀對這兒很熟,提議說:時間不早了,就在頤和園裏吃飯吧。他還向我介紹:
“園裏有個地方賣活魚,做得也很好,是個挺有名的飯店……”
到那兒一看,人還真多,就餐得排隊等座。我倆耐心地在那裏吃完飯,漫步到長廊的西邊。在離湖邊不遠的地方,溥儀指著一處短牆,對我說:
“你知道光緒嗎?”
我點了點頭。其實,我不太清楚,隻是在戲裏看過,詳情可不知道。
“這堵牆原先沒有門,是過去幽禁光緒的地方。那時,送飯要隔牆送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