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重挫突厥(2 / 3)

李建成早就有了投降的念頭,此時聽李秀娘也有此意,精神不禁為之一振,道:“秀娘,這自然最好。但父王與二弟那裏,恐怕卻是個麻煩啊。”

劉政會開口道:“世子,若是王爺與二世子一意孤行,不知道世子會如何處之?”

李建成臉色驟然變化,一雙眸子透出一絲寒光,盯住了劉政會。後者卻泰然處之,毫不為所動,臉上反而露出了一抹笑意。

就在李建成心思如潮湧般變化之時,另外一名重臣劉世龍也開口道:“世子宅心仁厚,我等一向佩服。但值此危亡時候,若是王爺一意孤行,恐怕李家最後的結局將是滅門之災啊。世子若是想留住李家血脈傳承,恐怕也要早作打算才對。”

李建成並沒有想到,眼前所坐的兩位重臣,竟然是如此的不看好李唐的未來,這讓他心中更是平添了不少憂慮。但是兩人話語中所蘊藏的含義,他自然也聽得明白。但這等大事,尤其是關係到父子家庭和睦,不由得他不慎重考慮。

就在這時候,李秀娘終於開口了,“大哥,你是李家長子,當得有此決斷。父王年紀已大,行事瞻前顧後,而二弟雖然生性聰敏,文才武略,素有大誌,但正因為如此,才會野心勃勃,未達目的不擇手段。我李家若是真的任由二弟胡來,恐怕必遭滅頂之災。大哥,你要有所抉擇才對。”

見到李秀娘這般說話,李建成微微歎息道:“大妹,為兄自然是讚成你等所言。但父王二弟手握兵權,現在又是對突厥人信心百倍,恐怕於事無補啊。”

李秀娘點點頭道:“大哥,這一點你說的極是。不過倒是不用憂慮,我等並不用太早作出決定。若是楊戈不能擊潰突厥人,今日所言,自然作廢。但若是楊戈趕走了突厥人,屆時兵臨城下之時,大哥切不可忘了今日所言之事。”

李建成遂鬆了口氣,李秀娘此言,讓他輕鬆了不少,否則前方大戰,而他身為王世子,卻在後方搗鬼,就有違他的本意了。說到底,若是李唐真的能戰勝了遼東軍,他又何必故作惡人呢?

幾人計議已定,李建成也答應了李秀娘,暗中聯絡一些朝中大臣,互為溝通有無,說不定能勸諫李淵成功,也好免了這一場兵災禍事。

距離離石郡數十裏的地方,正是孟門關。

孟門關位於孟門古城之外、孟門黃河古渡之上,東依巍巍呂梁,西濱滾滾黃河,南靠軍渡要塞,北鄰黃河“二磧”,且東越金鎖關黃蘆嶺可通晉中平川直至京津,西跨黃河天塹即達陝北地區,是控山帶河的重要關隘。曾與晉東娘子關齊名,有“東有娘子關,西有孟門關”之說,曆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曆史上素有“山西的西大門”之稱。

而此時,在孟門關下,一大群騎兵密密麻麻的排列成型,至少有數萬人之多。但這些戰士卻不是漢人,而是突厥人,為首之人,正是草原上的霸主處羅可汗,身邊還有一騎,看其神態也是桀驁不馴之人,正是頡利可汗。

這兩人本是兄弟,當年始畢可汗病逝後,兩人為了爭奪草原上的霸權,大打出手,結果卻是便宜了鐵勒九姓聯盟,突厥人的勢力經此一役後,大不如從前,兩兄弟更是各有不服,紛紛自立為可汗。

但經過這兩年多的休養生息後,突厥人慢慢又露出了鋒利的爪牙。

頡利可汗有感於突厥人分裂帶來的嚴重後果,甘心將身段放低,願意尊奉處羅可汗為大可汗,他為小可汗。於是在兩人合謀下,突然兩相夾攻,將鐵勒人打得大敗而逃,一舉收複了不少地盤。這場勝利,讓兩人不由得信心膨脹,竟是起了野心,要從變亂不止的中原分一杯羹。恰逢唐王李淵求援,於是兩人順水推舟,親自率領了十萬大軍,從李唐境內一路繞行,到了孟門關。

而此時,唐王李淵已經給突厥人準備了數千艘民船,準備將大軍偷渡過黃河,然後一路南下,直搗長安城。據他們所知,如今楊戈親自率領大軍二十萬駐紮在洛陽城,長安朝廷正是一片空虛。隻要突厥人能一舉攻克長安城,楊戈大軍必然會回援長安,屆時李唐人馬再行追殺,必然能一舉克敵。

突厥人並非蠢笨之輩,他們自然也明白兵貴神速的道理,但無論如何,也是不能大意的。在渡河之前,處羅可汗已是下令,四處探聽消息,打探的結果讓他很是滿意,如今在黃河對岸,根本沒有隋軍防守。沿途郡縣,也不過是一些沒有戰鬥力隻是充當擺設的郡丁罷了,根本不會對突厥人造成任何幹擾。而此時的黃河,也不像往日那般急促,正是渡河的絕佳時機。

想到長安城的繁華富貴,花花中原的繁茂人口,處羅可汗與頡利可汗不禁心潮澎湃,想入非非。當即下令,全軍分為三隊,依次過河。

前軍隻有三千多人,充當探路的先鋒,自然也是為了以防萬一,等到這些人馬小心翼翼的渡河後,並沒遇到任何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