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令如山,宗旭僅有一個星期的時間做交接,這將是異常忙碌的一段時間。這次調動連宗旭本人都很驚詫,他本以為可以很舒服的在沿海集團駐留下來,他已經徹底的愛上了沿海集團的一切,這麼多年和沿海集團一起淋風沐雨,他對沿海集團付出的太多了,可以說現在的生活中除了家人沿海集團就是他生活中最大的主角,如同熱戀中的情人怎能說離開就離開呢?但調令就是軍令,你一萬個不甘也得毫無保留的執行,宗旭不願離開不是因為私心,確實沿海集團現在的家底厚實的令所有人都側目,而是因為他害怕沿海集團再攤上一個秦業這樣的董事長,將他一釘一鉚建起來的企業航母一點點的蛀掉搞塌,所以他做出一個極其危險的決定,那就是通常為世人所詬病的“突擊提拔”,他要在一個星期內對沿海集團旗下企業進行一番重大人事調動。他這種高風險的突擊提拔在業界有個專有名詞叫“卡位”。
宗旭對胡中可入主沿海集團沒有態度,所以沿海集團董事局的職位宗旭不會去觸碰,他看重的是旗下四家上市公司,華融銀行、沿海建設、沿海農產和沿海旅遊。這是他多年精心努力最核心的資產,隻要這四家公司穩健運行,任何人來集團董事局做主席都沒關係。沿海建設無須宗旭擔心,李斯擔任董事長多年,公司不但發展的好,掌控的更好,李斯絕對堪當大任。他甚至被某著名財經雜誌連續幾年評為最佳上市公司董事長,每次到沿海建設宗旭總是會拿李斯擺在書櫃裏最顯眼的最佳董事長獎牌開玩笑“李斯,要說你小子公關能力有一套,說實話你這最佳獎是不是拿雜誌的廣告版麵換的。”
華融銀行自己任董事長多年,此次人事變動,按照規定他必須辭去上市公司董事長的職務,好在副董事長李萍精明強幹,幾年前宗旭就刻意放手培養她,重大場合甚至是一些影響力很大的並購和資產配置業務都是李萍出馬,他僅僅是出場撐個場麵更多的時候他都退居幕後,一至於董事會日常會議都是李萍代為主持,總之能拋頭露麵的機會他總是將李萍推到最前麵,為的就是培養她的威信和造成此人就是既定“儲君”的唯一人選。之所以如此細致入密,乃是華融銀行是沿海集團最核心的優質資產,是整個沿海艦隊的指揮艦,經曆過上次雙錢股份的惡意並購後,宗旭是再也不敢掉以輕心了,他不敢再讓華融銀行有什麼閃失了,尤其在新舊董事長交接這麼重要的問題上更容不得有任何紕漏。按說國有控股公司董事長政府可以直接任命,但華融銀行這個帶著濃重民營基因風格的董事長更跌還是按照完全市場化的規則運行,甚至還更進一步,讓股民投資者參與投票,在股東大會上李萍作為幾個候選人中的一個,經過股東和普通投資者的加權投票選擇,以極高的票數當選董事長。而且在股東馬飛的提議下一條被市場解讀為董事激勵保障條款的公司章程也在股東大會上通過並生效。這條條款的內容是如果董事會能帶領公司保持年利潤兩位百分數的增長率,其成員有優先競選權,如果其完成額定任務某股東仍提議更換董事成員,其需要向該成員支付定量降落傘資金,切需要為新董事未達成定額利潤增長率而向其他股東和投資者補償相應損失。
其實馬飛的主要目的是阻止國資任性而草率的更換董事,一些領導喜歡將董事象官帽子一樣用來批發尋租,他們僅僅認為那不過是個薪水還不錯而又沒什麼權力的閑職罷了,並且在現實中往往把這一職務當做一個跳板來安置自己人,而此人恰恰黨政沒有合適的位置罷了,他們把此種行為叫過渡。很多企業沒有倒在市場競爭的大潮裏卻往往倒在這些過渡的過路人手裏。民間有句順口溜:如果升不上,趕緊上金礦,要想當**長,先弄跨幾個廠,實在不戴帽,腰包也不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