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的學校慶典格外熱鬧,僅學校的教職工團隊,就將近500人,教研團隊高達50人。這樣的師資力量,在黃龍縣的教育發展史上,都屬獨一份!這也是為什麼那麼多人,都盯著開發區中學管理崗的位子,絞盡腦汁想往這邊鑽的原因。
邀請江斌的學生來站台,這主意還是吳學海給出的。畢竟江斌的出身是新興一中,在各種榮譽和資曆的評比上,他比不過縣裏的那些校管理人員。這樣一個鄉鎮中學出身的校長,突然把控開發區中學這樣的大場麵,肯定會讓許多人心裏不服,保不齊未來還要給江斌使絆子。
所以吳學海想到了這條妙計,他能聯係的盡量聯係,混得好的學生盡量都過來。一名教師或一位校長的價值,絕不是他獲得了多少榮譽、熬了多少年的資曆,他最大的資本是自己的學生,要看從他的教鞭下,到底走出了多少人才。
而從江斌手底下走出來的優秀學生確實不少,單是高原和王大江兩位,就足以震懾他人!後來吳學海再通過關係一張羅,他才發現這些年下來,江斌教過的學生人才輩出。
所以這就是江斌的實力和底氣,他能在新興一中那麼破舊的學校裏,培養出這麼多人才;就能在條件更好的開發區中學裏,再創佳績!
那天縣教育口的不少領導都來了,但縣裏的主要領導卻一位也沒出席。不是他們不想來,是壓根兒來不了。黃龍鎮的村民不僅在西海岸鬧,還在縣城裏鬧。這對劉建設來說是個遺憾,開發區中學可是他一手操辦的。
慶典的熱鬧氛圍一波接一波,台上領導看到高原以後,還忙讓出了一把椅子,想讓高原到主席台上就座。這就是地方企業家的影響力,無論出席什麼樣的場合,都能被人奉為座上賓。
但高原還是委婉地拒絕了,他不想在老同學中間搞特殊化,再說教育口的事情,高原也確實不懂。不懂就不摻和,高原也不是那種不分場合露臉的人。
領導講完話,江斌校長也發表了講話。幾十年如一日,他的發言還是沒有脫離那份“偉大的東西”。他告訴全校的教職工,要想讓學生變得偉大,首先教職工心裏要先存有“偉大的東西”。而這個東西,以後就是開發區中學的精神傳承,是學校教育的理論基礎。
什麼是“偉大的東西”?這個概念很大也很小,江斌老師做了很多舉證,還拿了高原和王大江作為例子,為了帶動地區經濟發展、為了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這就是偉大;作為老師,能夠深切地了解和體會,每一個學生的想法和煩惱,因材施教這就是偉大。
江斌講完話後,還有江斌的學生代表進行發言。他們從自己的學習成長經曆,乃至於以後的工作生活,也紛紛詮釋了這份“偉大的東西”。
歸結起來並不複雜,就是每個人的成長,都需要一個強大的精神內核。當別人覺得做不到的時候,你認為自己能做到;當別人都放棄的時候,你還在堅持。一個人的高貴之處,絕不是外在的物質體現,而是一個人精神的高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