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笑了笑,答道:“拜入仙門並非易事,需通過各種考核方可入門。不過,各大門派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招收弟子,你可前往一試。此外,你亦可前往城外的山脈探索,或許能有機緣遇上門派弟子,得到引薦。”
謝過老者後,淩霄離開了百草堂。他決定先在城中尋找一處落腳之地,再作打算。
於是,用著賣藥材的錢,找了個木匠,打了個手推車,開始擺起了攤。
......
....
..
“問神,問仙,問道家,求得長生天上人。在天,在地,在世間,一切盡在著世間。”
“有趣,但是卻沒有橫批。”
“小夥子,我看你這賣的可是吃食?,為何有這對聯?”
“哎,就是初來這城,也沒啥名氣,行思整個有點意思的對子,到時候來點文人雅士或者修仙弟子到時候混個臉熟。”
“有意思,那你這賣的是何物。”
“炸串。”
炸串大家都知道,就是一些香腸或者丸子之類的,而我們的主角就直接上麵糊炸串。
有個梗,裹上麵糊和麵包糠一炸,隔壁小孩都饞哭了。
麵糊炸串不算特別難,屬於基礎打好就行,500g麵粉,100g澱粉,10g鹽,剩下的因為修仙界沒有,所以隻有這三樣(一般還需要10g泡打粉和10g小蘇打),加一個雞蛋就行了,之後分次加入900ml的水,但是加過雞蛋就需要減少水量,取決於麵糊的稠度,畢竟你都分次加水了,加一次,混合攪拌均勻後再看看直到沒有麵疙瘩,之後抓一點或者用筷子沾一下,麵糊的流動有些緩慢後就可以了,太稀了的話麵糊水分就是太高,炸出來就不脆,所以加一點麵粉補救,太稠了就是水少了,炸出來可能就很硬,所以稍微加一點水。
差不多後就將簽子穿好的肉啊,蔬菜什麼的直接往麵糊裏一滾,沾滿外表後稍微甩一下或者控一下多餘的麵糊,之後就是下油鍋,一般180度的油溫,沒有溫度計的話有兩種觀察方式,一種是當油麵開始冒小泡並變得激烈時,油溫可能在180-200度之間。可能不是非常準確,但可以幫助你大致了解油溫範圍。另一種是將一小塊食物(如一小片麵包或蔥)放入油中。如果食物在30秒內變成金黃色並且表麵酥脆,那麼油溫很可能在180度左右。
之後下鍋油炸,過程中注意外表變化,定型後要翻麵,除非是那種深的可以直著下鍋油炸的鍋不然不翻麵容易受熱不均,等到金黃後就可以出鍋控油。
之後就是撒料了,也是兩種,一種幹料,就是孜然粉,辣椒粉之類的,不過直接買網上的燒烤料就行,自己配的話去菜市場買孜然,花椒,辣椒之類的跟其他比如芝麻,花生,黃豆之類的幹果在加一點味精食鹽十三香之類的一起打成粉末就行。
至於濕料,就是醬料蘸料,這種得看個人喜好,小時候學校附近的小吃攤有些都是自製的,所以需要講點技巧,不過網上可以搜,而我們的主角則是做自己喜歡的蒜蓉辣醬。
一般都是二比一的比例,喜歡蒜就是大蒜2,辣椒1,反之既然,大蒜做成蒜蓉就行,用料理機還是破壁機還是打蒜器都可以,之後要用水衝洗一下,不然會有一種奇怪的味道,而辣椒也得挑選,一般是小米辣,線椒,菜椒這三種,小米辣主要是辣味,線椒提供香味,而菜椒主要是提供辣椒本身的味道(畢竟辣椒主要是辣味,而辣味屬於刺激,不然為啥有香辣這個味道。),要是願意還可以加入泡椒提供一些發酵和酸味。
之後就是直接炒製,一般的蒜蓉辣醬都是油醬,也就是油多,可以用作蒸菜等,但是我們做的是蘸料,所以是用炒製,先下入一定量的油,多一些但是不要超過蒜的總量,一般二分之一就行,下鍋後一直翻炒,直到水分差不多出來後加辣椒一起炒製,之後加入水澱粉,耗油,鮮味醬油,鹽,白糖,醋,熬煮,通過嚐味決定量的具體多少,喜歡醬香味就多加醬油,喜歡酸味多一些加白醋,之後熬煮到掛糊,也就是粘稠後關火悶一會,把味道熱出來後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