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紀王壽宴(下)(1 / 3)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之際,紀王李慎提議吟詩作對,依此助興取樂。李慎話剛落音,幾十號賓客在一起推來推去,他說主先,你道客請的,還有什麼大儒為尊,……,大家虛偽起來沒完。

說好聽的,那叫謙虛;說得不好聽的,還不是害怕自己出醜嗎。反正沒我淩風什麼事,隻管自己吃喝,吃飽喝足才能對的起自己啊,那可是12000貫錢的禮金才買來的這一次,若在後世那可是好幾千萬呢,能不心痛嗎,多吃一些,心裏安慰多一份。

“偉東啊,聽明遠說你可是才藝不菲啊,本王近日也是有所耳聞,趁著今天本王的壽辰,來一個給大家助助興,何如?”這老家夥直接點了淩風的將。

你要幹嘛,幹嘛要找我啊,我連一個小角色都不是,滿屋的名家才子一堆,為何不找呢,想不通啊,淩風暗自鬱悶。

眾人聽紀王直接點了將,心裏也都不由釋然了,估計關係不一般,也難怪紀王會對他那麼好,為此專門等他一個人來才開席,管不管認不認的,紛紛的多瞧了幾眼,弄的跟到動物園看猴子似的,叫淩風甚是不爽。

就連劉源對紀王李慎直接點淩風的將,亦是彼為吃驚,論說在這個場合,詩詞歌賦之類,自己都不一定敢直接強出頭,尤其在那幫子仁人大儒、自命不凡的名家麵前,何況他呢。不由在心中為淩風擔憂起來,但仔細想想後,覺得可能是紀王欲借此機會幫他這個未來的女婿揚揚名聲,玩好了一鳴驚人,不用多久,就能天下揚名,眾人皆知,向那個王勃,王子安一般。但是,不敢想後果啊,劉源在一旁默默的念叨著。

淩風看了看劉源,在這種場合,他算是自己半個親人,雖說他女兒還沒過門,但為時不遠了,還是要征求一下未來嶽父的意見,要是他能幫助就更好。

瞧見他對淩風含笑的微微點頭並鼓勵著。那意思明白呢,你若有能耐今個就上吧,揚名立萬的時刻到了,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不是嗎,今個就瞧瞧你有沒有這個能耐。

見了劉源的眼神,那是無聲的期待與鼓勵,淩風不由自主的多了一份信心,又轉臉看了看紀王李慎,不料他皆是對淩風期望甚深。於是把心一橫,誰怕誰啊,今個就招搖一次給你們看,胸中的名篇佳句多的是,張口就來信不。站了起來,向紀王言道:承蒙王爺錯愛,小子獻醜了,筆墨伺候。說完行了一個禮,離開座位,來到專設桌前,提筆便寫:

"  炎黃綢繆而東夷昧爽,堯舜畫野而徐土阜昌。大禹分州,海岱其表裏;篯鏗封土,燭熹乎彭方。"

"  春秋入宋,曾為陪都;戰國歸楚,雄列邊壤。應人順天,三戶而亡秦族;感時知命,一夫足興漢邦。天機微啟,劉季振雄。萬騎奔突乎西路,五星連珠於東井。滅秦興漢,七年功成。天地翻覆,郡國互代,則有泗水、沛郡、楚國、彭城國相賡續。一方大國,千葉王侯,綿延至今,連絲斷藕。奎婁分野,據九夷之歸地;汴泗交流,當吳魯之分疆。湍洑九轉而金鼎隱匿,明光七曜而古佛安詳。漢魏有禪代,豐沛同炎涼。城堞時毀棄,銅山屏風霜。或曰:“天下之大,方州多矣,汝何矜矜於一郡而誇示童蒙?”吾謝之曰:徐州固為南道之北陲、華夏之東邦,然山不管窺,海不勺量,人不貌取,珠不斛裝;雖名郡叢立,如斯州之地利人和者,罕有其匹也,乞為智者道之。"

"  徐偃避戰,憐其民以懷大仁;彭祖斟雉,敬其君而獻至誠;季子掛劍,恤其友以踐宏義;紀信赴湯,救其主而行純忠。一脈正氣,百代同風,此數子者,孰雲無義?孰雲無情?南台戲馬,項羽扛鼎;北山布陣,韓信鏖兵;美酒宴賓,寄奴北伐。武風蕩蕩,武魂悠悠,此數子者,孰言無勇?孰言無功?石渠校書,劉向達乎天命;金馬論難,劉歆精於文衡;秘閣著錄,子玄通乎史辨;陋巷苦吟,後山成其三宗。道德文章,與時俱化,此數子者,孰謂無樹?孰謂無成?武則建乎勳業,文則顯於功名;女子貞烈以溫婉,男兒豪俠而熱情;山川毓秀,鍾乎生民,徐人大任,豈非天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