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麻煩來了(3)(1 / 2)

“嶽父大人好、嶽母大人好”帶著劉若彤剛進刺史府,劉源夫婦就迎了出來,比較有麵子,他們還真拿自己這個姑爺當回事,見麵就要喊啊,誰叫咱嘴甜呢。

“來了就好,府上都有,用不著破費啊”劉源看著一車的禮物說道,劉夫人也在一旁點頭附和,典型的夫唱婦隨。

“應該的,應該的,也是小婿與彤兒的一點心意,都是一些小玩意,嚐個新鮮而已,讓嶽父大人見笑了”一麵笑嘻嘻行著禮數,一麵對著劉源夫婦說道。

“老爺與姑爺敘敘,妾身與彤兒往後堂去。”劉夫人向劉源建議。

“賢婿就陪同老夫聊聊”劉源把帶到了客廳,兩人一五一十的天南地北的海吹。很高興,這個自己在行啊,當年行銷的時候,在別人屢次打擊下,逐漸成長起來,大有能把一根稻草說成黃金之勢。

“賢婿以為,這個棉花能大規模種植嗎?比絲綢暖和多了,尚若如此,可是利國利民啊,亦是朝廷之福,百姓之幸啊”說完,劉源做了一幅憂國憂民的樣子。就不待見他這個樣子,管你什麼事,把徐州府這一畝三分地做好就行了,幹嘛搞的跟皇帝似得,皇帝都不急,看把你個太監急的。心裏這樣想,可不敢這麼回答,還是要趕緊的正麵回複著。

“這個不敢肯定,小婿對此也是一知半解的,至於怎麼個弄法就不曉得了。小婿的意思是,在不擠占農田情況下,能不能小範圍的先試著種些看看,比如產量的高低啊,對氣候要求啊,抗幹性啥的,抗蟲害等等,先做個了解。正好,小婿的那個莊園上有些田地,可以用來做實驗田用,也算小婿為國為民出力了。”

“好是好,不過,沒有人會種的啊”劉源沉思片刻,一語抓住了問題關鍵所在。

“這個,紀王府應該有人會吧,說來也是王府上的東西呢,小婿想來應該是大同小異吧,可以問問紀王府上的管理花園的匠人,或許能夠知道的。”

“也是,也是。原打算讓賢婿參加春闈的,現在看來是不用了。不過你就準備這樣一直的過下去,老夫可是很看好你啊,可也……”後麵的話雖沒有說出來,但咱也不是傻子,知道就行。

“小婿糊塗,讓你老費心了,下次定改之”心裏對他卻無比的鄙視,多此一舉啊。

“小婿心中一直有個問題想像嶽父大人請教”邊說邊做一付很謙虛求教的樣子。

“哦,何事”

“不知嶽父大人是否留意小婿名下的鋪子在這兩個月像朝廷交了多少的稅銀”

“的確沒有關注過,有問題嗎”劉源顯然不知淩風要說的是什麼,見他提到鋪子,有些不自然,畢竟正經科班出身的他與其他的士林一樣,打心眼裏有些看不起經商的人,可是眼前這個女婿卻比較熱衷於此,令他有些不快,隻不過不好當我麵說罷了。

不過劉源的有一點好,就是凡事他認為有利於百姓的,他都會去做,而不會介意是什麼事,認識上也不像那些個老頑固,認個死理,還是講究變通的人。這也是淩風在發現以後,才敢跟他說此事的原因,希望淩風腐化的第一個人便是他。

“沒,但是小婿可是看過呢,兩個月不到一共向朝廷交了八千四百六十三兩零二百一十七文。照目前的進度來看,明年不會少於六萬兩稅銀。而我大唐的稅賦折合成田畝來算的話,大約是八十文每畝的樣子,也就是說在不增加百姓負擔的情況下,小婿的天下商行和天上人間等鋪子就為朝廷增加了相當於七十五萬畝田稅。嶽父大人治下的徐州府有九縣,有上等良田八百多萬畝,算來光小婿一家的稅銀就可以抵上徐州府平時近十分之一的稅銀了,若是徐州府有十家、二十家,甚至一百家小婿這樣的商鋪,那麼嶽父大人認為會是什麼樣子。故,小婿看來,經商一樣能為朝廷做貢獻,而且是大貢獻,所謂無商不富就是這個道理。”

淩風根本不用考慮劉源的表情就知道,他現在是被震驚了,隨著淩風報的數據越多,表情愈激動,但又不相信。

“真有那麼多嗎”很久之後,他才放個屁出來,很不相信樣子看著淩風問道。

“嶽父大人若不信,可以向司曹和田曹大人那裏一查便知”光說沒用,你可以查查檔案,官碟文書嗎。實事勝於雄辯,待到你看了之後,不就一切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