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同門對決(1)(1 / 3)

自從柳員外遇害以來,柳家全府上下沉浸在一片悲傷之中。特別是到了晚上,那是出奇的靜,就是落下個大針都能聽的一清二楚。伴隨著白色燈籠,白色的孝服,……,氣氛有些嚇人,以至於丫鬟嬤嬤都不敢獨自一個人出來辦差。柳員外的屍骨被清理後,重新裝進棺槨之中,放在前廳,柳成林領著傭人在此守靈。

幾日來,東廂房中的淩風可是憋壞了。出於狄仁傑的計謀,讓淩風裝作被刺殺受傷的樣子,半死不活的躺在床上,不能下來走動,這對一向不安分好動的淩風來說,簡直是要了他的命。在床上翻來覆去,輾轉難測,幸虧沒有別人在場,不然還以為他得了什麼羊癲瘋呢。隻要是沒有人在場,淩風準是爬起來,在那裏坐著。好在俏媳婦嫣兒眼色不錯,知道心疼自家的夫君,背地裏給他找了本書,藏在淩風的床頭,沒人的時候淩風就在那裏翻著那本不知名的書籍。

經過十個多月的熏陶,淩風對繁體字也認識了不少,但是,一翻開書本,還是那麼費勁。要自己進行斷句,一句話,停頓的地方不同,意思也就不同,再加之,許多句子本來就有歧義,多重意思,那就更難理解了,所以,淩風平時幾乎是不翻書的。

淩風躺在床上難受,可是在東都洛陽的一間內室裏也有一個人在難受,不同的是此人是被人訓斥的難受,被罵了個狗血噴頭。此人是誰呢,不是別人,正是武娘娘的親侄子武承嗣。

武承嗣的這點小伎倆,不知怎麼被武則天知道了,把他叫進宮中,罵個狗血噴頭。這時候,咱們這位武媚娘,正和當太子的二兒子李賢鬧別扭,突然橫插一杠,出現這件事情。武娘娘自是知道自家的侄子是個什麼東西,貪圖小利、敷衍趨勢、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家夥,若非當年賀蘭敏之作的不成樣子,不得不狠下心來而除之,她是不會讓這兩個不成器的侄子回來呢,還授予高官厚祿。

三年前的事情她豈能忘記,要不是她在後麵給兩個侄子擦屁股,這兩個不知死活的東西早就不知被埋在那個亂墳崗,還能活到今日。今早朝政時,劉仁軌、裴行儉等人奏報狄仁傑從汴州傳來的密報,案卷涉及朝廷官員,當時她就心頭一愣,產生了一絲不安的念頭。若是皇帝不知此事,自己還能私下裏處理了,讓大家各自歡喜就能圓滿的過去了。

誰料,劉、裴二人竟當著朝廷文武百官的麵,言辭懇切,憤世嫉俗地要求嚴查此事,嚴懲其人,以儆效尤。太子一黨的人也跟著瞎起橫,到了這個地步,就不能不答應,讓狄仁傑來審理此案了。

兄弟在此多說幾句,此時的朝堂是三派林立。帝黨一派,中央以劉仁軌、裴行儉等人為首,在地方也聚集了這麼一批誌同道合的人,比如像徐州刺史劉源就是其中一員。後黨,勢力最大,不僅有北門學士,有李敬玄,武氏一門,張家弟子,地方也有許多投其門下,在軍中也安插了一大批勢力。最後就是*,李賢人不錯,不僅人長的帥,才學文華亦出眾,而且也頗有心機,他的勢力主要集中在東宮,身旁的一班太子舍人、左右洗馬、侍讀以及太子少保等,但均是文人。文人刷刷筆頭子可以,關鍵時刻,就有些不足了。

題外話,不說了,再說就有些多了,以後,慢慢道來,現在言歸正傳啊。

早朝罷後,武則天心疼娘家人啊,要是這幾個侄子受了牽連,自己可就沒了指望了,不僅太子一黨不放過自己,就怕連皇帝李治也要提防自己。於是將武承嗣招來大罵一通,開始武承嗣是不承認啊,被武則天一番恐嚇,他小子哪見過這等架勢,就老實地招了。

哎,武則天心中鬱悶啊,這次還得給他們擦啊,現在可是關鍵時刻,母子倆正在練對決呢(文明的方式,各自組織一幫人在出書,彼此含沙射影,對攻。),可不能出了差錯。訓完了,武娘娘給侄子出了個注意。

“堂兄,娘娘怎麼說的啊”,武承嗣回到家中,武三思在一旁小心翼翼地看著一直哭喪著臉的武承嗣問道。

“老二啊,還能怎樣,每次都不是老樣嗎子,挨罵唄。那群可惡的家夥,準是他們在後麵說我們武家的壞話,到時老子一定不會讓他們好過。”武承嗣惡狠狠地說道。

“那現在怎麼辦。”

“怎麼辦,我知道怎麼辦,好在不是你我親自給耿明華等人寫的書信,不然可就慘了,為了保險起見必須如此如此。”武承嗣在武三思的耳邊細細的說。

“看來,姑姑還是向著我們的”,武三思聽後,輕鬆了許多,露出笑意對武承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