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平抑糧價(1)(1 / 3)

次日,天下商行實行米糧限賣政策,每人的購買量不能超過十石,否則不賣。昨日來買糧的幾家糧商不幹了,一起叫嚷要買。

“為什麼不賣給我們,隻要我們能付得起錢就行。”王家糧商的人帶頭鬧事。

“就是,就是”,其他幾家跟著附和道。

“你就是出一百兩也不賣給你,告訴你咱們的糧食又降價了,比昨日便宜了五文,咱們東家說了,以後啊,每天降價五文,什麼時候降到一百六十文為止。天下商行隻買給平常的百姓,就不賣給你們這些大戶,想買啊,成,咱東家說了,十日後江南六十萬石的大米到了,兩百文一石你們要多少有多少。現在一邊站著去,別擋著別人買米啊”一個售糧點的負責的夥計指著那幾個鬧事的人說道。

“你說的可是真的?”王家的人問道。

“廢話,大清早的誰吃飽飯撐得,是不,來說謊。東家一早交代下來的。”

“小武哥,現在這裏就剩下一千石了,怎麼辦。”一個小夥計對負責的夥計說。

“沒見過你這麼笨的,這裏沒有了,東倉還有啊,南門口的渡河邊還有咱們鋪子幾大倉呢,少說也有十幾萬石。照現在這個賣法,至少能賣十天半個月的,到那會,江南的糧食就能到了,你小子瞎操什麼心,好好的賣的你糧食去。”小武哥對剛才的那個夥計笑罵道。

“你去把這事跟東家老爺稟告去,快點。”王家的人知會身邊的一個夥計,回去稟告王家負責人,那名小夥計點頭後一溜煙的跑了。

“不可能,那小子糊弄你們可以,他能糊弄到老子我嗎?你這個蠢蛋怎麼也不想想,運河結冰能行船嗎?聽他胡扯八道,下去。”王老爺一聽小夥計的稟告就對小夥計火冒三丈。

“文和兄,你看這事有準嗎?”旁邊坐著的與年經相仿的人問道。

“士仲兄,從目前來看,那小子手中八成是沒有多少餘糧了,不然不會行此招,不過也太沒水平了吧。嘿嘿,現在說從江南運糧,虧他能想得出來。往年運河一到冬季就結冰,好幾個月不能行船。年後洛陽一場大雪,將方圓幾百裏的運河給封死死的,動彈不動,怎麼運糧,難不成他能讓船飛過來不成。好,他不是不讓咱們整著買嗎?傳令下去,讓號子裏的夥計,家裏的下人、仆人,都去買,我看他能賣到幾時。對了,讓那些沒飯吃的人也去,就說,每幫咱們買到一石的賞錢五文,快出。”

王家的家主名叫王文峰,字文和,洛陽望族子弟。聽聞也是隋末梟雄王世充的族人,家資彼豐,三百年餘年的大家望族。自高祖時,投降大唐以來,轉向生意為主,幾乎是洛陽說一不二的商界領軍人家。彙通鋪也是洛陽最大的商鋪,貨物之多,品種之全,幾乎無所不經營。當然不會把淩風這個乳臭沒幹的臭小子放在眼裏。族中已有不少子弟為官,但都是沒有實權的那種。

王文峰一麵打發給人去盯著天下商行,看看他們還有什麼其他的動作,同時又令人加快收購糧食的計劃,一麵招呼其他幾家的家主前來商議對策。

第二日上午,也就是調露元年二月初八,淩風照例打了一套自創的拳法及淩尚文兄弟兩傳授的淩家槍法後,其實最喜歡的還是燕十三的內功心法,竟然也像道家那樣,能夠提高行房的活動量。真不知,那小子每天都是怎麼解決的。在兩夫人伺候下,美美的洗了個熱水澡。剛要出門,二掌櫃苗軍派人來告知,要請的人已請到,讓中午淩風過去。

“公子你可到了,袁先生已經到了。”淩風磨磨蹭蹭地向宴客的地方走去,在門外遇到了二掌櫃苗軍,兩人對了一下眼色,苗軍說道。

“苗叔,我早就該過來了,剛要動身,汴州與江南有來事了,耽誤一會。現在趕緊進去,給袁先生告個罪,莫要冷落了人家,到顯得我們失了禮數。”淩風在前麵走著,剛到門口突然停了下來,一拍腦門,轉身對苗軍說,“苗叔,你看我,年紀輕輕的就好忘事嘍,真是該打。”

“主要是最近的事情太多,公子太忙了,需要公祿做些什麼?”苗軍問道。

“就是江南六十萬石糧食的事情,現在才過淮河,尚需些日子才能到達東都,過了宋州就是大冰,行船不易啊,我讓他們在徐州加船勻倉,破冰前行,一定要加快速度,這事苗叔你盯著點。好在汴州的十萬石就要到了,就直接運在碼頭就地買了吧。要快?”淩風朝屋裏看了一眼有意提高聲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