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朝堂激辯(1)(1 / 2)

銀燭熏天紫陌長,禁城*曉蒼蒼。

千條弱柳垂青瑣,百囀流鶯繞建章。

劍佩聲隨玉墀步,衣冠身惹禦爐香。

共沐恩波鳳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

賈至《早朝大明宮呈兩省僚友》的詩,道出了唐朝官員早朝的情景。早朝時夜露未幹,繁星半落,鶯啼百囀而曙光初現,如同仙境般的紫色宮闕和殿庭肅穆莊嚴,籠罩在蒼蒼的曉色和花木之中。早鍾報鳴,香煙嫋嫋,儀仗擁立,迎接著前來朝參的官員。

那是的官員可比後世同僚們辛苦的多,早朝官鼓鍾聲在五更二點響起,此時官員們就已經聚集在宮殿外。此時的五更二點相當於後世的淩晨五點,可想而知,那些離宮殿較遠的官員們幾點就要起床嘍,據說家住皇宮較遠的官員們都是和衣而睡,半夜起床。

雖說已是兩進上陽宮,但是正式參加朝會還是第一次,淩風在兩房嬌妻的三番五次的催促下,極不情願的爬起了床。“這種日子這真不是人過的”,淩風垂頭歎氣道。

五更時分,淩風便來到了早朝集會的大明宮內的崇文殿。他穿著一身正四品下階的侍郎官服,認識自己的人又不多,以至於周圍的官員指指點點,竊竊私語。而且自己也不認識人家,無聊之極,隻能數著夜空中閃閃發亮的點點繁星。

直到快進殿時,才算見到一位熟悉的麵孔——大理寺卿狄仁傑。淩風遠遠見到狄仁傑急忙上前施禮。“狄公何時回的東都,學生一直想去拜會先生,前些日子狄公不在,後來便是瑣事纏身,未能前往,還望狄公見諒。”

“哦,淩風”,狄仁傑上下打量著淩風幾眼,樂嗬嗬的笑言,“你升的可夠快的,僅僅一月有餘,你又升了四級啊。想我大唐的同僚中,可就數你的年經最輕啊。月初回到東都,就聽到了你的不少事情,後生可畏啊。”

“懷英兄,這位是?”正待淩風與狄仁傑談的中歡,旁邊一人看了淩風幾眼,插嘴問。

“伯裕兄近來可好?”狄仁傑側身一望,笑盈盈地對餘伯良說道,“伯裕兄不認識他?”

“狄公有所不知,今日是學生第一次入朝覲見,故與這位大人尚不從相識”,淩風向狄仁傑介紹到,借機望了幾眼餘伯良。此人年有五旬,身寬體胖,儀表堂堂,幾縷光澤且柔細富有彈性的八字胡,從官服來看,比自己高出一品。便向餘伯良施禮自薦道,“下官淩風,幸二聖天恩,忝為戶部侍郎一職,以後少不得,還請大人多多指教。”

“你就是淩風”,餘伯良聞言震驚的問道,不由又上下把淩風看了遍,自己的女兒時常說起此人,一直無緣一見。今觀此子相貌不俗,生性溫和,待人接物彬彬有禮,侍候尊長,更是柔聲下氣,又屢有奇思妙想,難怪瑤兒會有所傾心,魂不守舍啊。

“原來伯裕兄認識淩風”,狄仁傑笑笑問道。淩風也很好奇的看著餘伯良。

“嗬嗬,懷英兄有所不知,他可是近來東都的風雲人物啊,隻是無緣一見,小弟難免驚訝,年紀輕輕亦是位居權臣,可喜可賀啊。”餘伯良指了指淩風說道,

“狄公,這位大人是?”淩風望了一眼狄仁傑問。

“隻是太常少卿餘伯良餘大人”

“下官見過餘大人”,多識一人多條路,淩風很是乖巧地向餘伯良施禮。

“時候不早了,咱們進去吧”,餘伯良謙虛一番,對淩風與狄仁傑說。

“原來你在這啊,可真不叫人好找啊”,淩風剛要跟隨狄仁傑與餘伯良進入大明宮,從旁邊傳來一聲清脆之音。不知是說誰的,狄仁傑與餘伯良也停住了腳步。

淩風一回頭,見上官婉兒輕步窈窕地走了過來,急忙問,“上官大人有事嗎?”

“娘娘有旨,讓你等一會聽宣再進殿”,上官婉兒走近了,莞爾一笑的言道。

“多謝上官大人提點”。狄仁傑與餘伯良一見是照淩風的,也就近了崇文殿,走時,餘伯良不忘回頭再次看了淩風幾眼。

“光謝就行了嗎?是不是也要來的實惠的”。小妮子如水見底的明睞,微微一動,就像天上的繁星,忽閃忽閃,小臉一揚,盈盈言道。

“不知,婉兒想要什麼?隻要是你喜歡的,本公子盡最大的努力給你辦到,那怕是天上的星星,也給你摘嘍,水中月亮也給你撈起”。沒有了外人,淩風也就放開了膽子,與這小妮子調笑起來。

“你自己猜就是了?不跟你說了,我要進殿了,娘娘要上朝了。”上官婉兒挺神秘的看了淩風一眼,一步三搖地進了崇文殿。

“臣參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武則天與李治並排上座,文武百官下跪齊聲高呼。令淩風鬱悶的是,為何隻喊吾皇萬歲,不喊皇後娘娘千歲呢,難道現在這些大臣已經開始習慣了武則天臨朝稱製嗎?

“眾卿平身吧”,高宗李治端坐一旁如同木雕泥塑,任由武則天臨政,反正他也習慣了。群臣有條不紊地的爬起來,文左武右分列兩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