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公務員考試,餘重之在三千多個報考的人之中殺出重圍,筆試成績第一。

袁斌當時年輕氣盛,有人告訴他,筆試第一沒什麼了不起,你想要入局,得找人活動。

袁斌偏偏不信邪,覺得自己在學校的時候,也是學生會主席,麵試他也有優勢。

教育局當時要兩個人,一個是呂政,一個是陶娜。

袁斌當時隻記住筆試前十的名字,這兩人的名字很陌生,說明前十都沒進,沒想到都被錄取了。

而他這個筆試第一的偏偏就沒入局。

最後還是餘重之惜才,覺得袁斌的簡曆很吸引人,他屬於是破格錄取的第三人。

從那時起,袁斌的後台是餘重之的事情就傳出去了。

袁斌工作幹的好與壞沒人在意,他是餘重之的人,而餘重之又是教育局一把手,年齡也不大,以後大有可為。

有餘重之在,袁斌的仕途可謂順風順水。

他工作第二年就擔任小組長,之後又做代理副主任,分管小升初這一攤,用人們常說的話,是油水最大的一攤。

不過袁斌屬於天性謹慎的人,他對自己的定位很清楚,自己並不算餘重之的人,想要有前途,工作必須要做的一絲不苟。

灰色收入方麵,他也是來者皆拒。

他小心翼翼,摸爬滾打的三年,還是出事了。

按理說,他就算這次沒有晉升成功,下次也是首要考慮的人選。

可他袁斌偏偏倒黴,餘重之這邊剛被拿下,新局長就上任了。

袁斌也偏偏怕什麼來什麼。

新上任的局長名叫李培武,是餘重之當年的死對頭。

他現在隻能暗自祈禱李培武不知道餘重之和自己的關係,否則李培武在任這幾年,他基本升遷無望,可以直接辭職下海了。

李培武正式任職之前,打算先到局裏看看,這件事呂政通過家裏的關係提前知道了,當天在二樓的會議室為李培武臨時舉辦了歡迎儀式。

也是這天,呂政有意給袁斌安排了整理檔案這種不起眼的工作,更是有意沒有告訴袁斌,李培武上午來局裏就任的事。

呂政一直視袁斌為眼中釘,正愁找不到機會整他,今天這機會就撞上來了。

新局長上任,你連個臉都不露一下,看你怎麼收場。

袁斌在檔案室整理資料的時候,心裏隱約就感覺不對勁。

這個節骨眼兒,人事各種調動,眾人都無心工作,整理個屁的檔案?

可呂政特意交待的工作,他又不敢怠慢。

呂政是小人,他袁斌要是拒絕,呂政一定拿這個做文章,說袁斌不服上麵的分配,消極怠工,這麼個罪名,可是夠他喝一壺的。

再說會議室那邊,李培武風風光光的坐在會議桌正中央,準備講話之前,隨口問了一句:“人都齊了吧?”

不知誰來了句:“還差一個。”

李培武臉上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不滿。

呂政這時故意拔高聲調:“怎麼還有人沒來?還要李局長等他?”

有人報出了袁斌的名字。

呂政聽後故作驚訝,然後說:“我去找他。”

幾分鍾後,袁斌和呂政一同進入會議室。

準備落座前,李培武白了袁斌一眼。

袁斌留意到這個眼神兒,再看著一屋子的同事,當即明白,自己的仕途無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