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章 忠國大將李嗣勤(1 / 1)

“傳我軍令,全體陌刀營軍兵,將隨身連弩備好,按刀陣位置隱於前麵土坡後,待兵車通過後,敵兵追到四十步時用連弩射殺,當敵刀二十步時刀陣攻擊。”李嗣勤右手持刀,左手馬韁,雖退不亂。

“兵軍營兄弟與程將軍手下在此阻敵,看我紅色命旗全速後撤到陌刀兵身後,待刀陣發起,一齊衝殺敵軍”李嗣勤並不賖求反敗為勝,他隻希望能把敵人的追兵與唐軍主力盡可能的分得更遠些。以便秦王有時間組織有效的防禦或是反擊。

“你”李嗣勤對邊上的騎兵說“和你邊上的十人速去後麵取大量弩箭來,在陌刀陣後聽令“

突厥現在的目的完成包圍,而不是殲滅。所以他們沒有真的快速追擊,相反為了讓河邊的突厥軍隊有時間完成合圍,李嗣勤正麵的突厥軍隊用了一柱香的時間才趕到,而此時不隻是刀陣隱藏好了,取弩箭的軍兵竟然取來了兩馬車弩箭,其中半車送到兵車上。

突厥顯然是沒有想到這裏會有一支唐軍在等他們,而指揮前進追擊的拓拔蒼南則是心高氣傲,一見竟然有唐軍阻路,連看都沒有看清的情況下就下令自己手下的五千軍兵衝殺過來。

喀什米拉百夫長與他的百名軍兵衝在最前麵,遠遠看到前麵一排唐軍騎兵橫隊在等著他們。雖然是知道騎兵後麵必有步兵,但還是覺得唐軍太沒有軍事素質了。麵對數倍於己的追兵就是逃不掉也應集中拒敵,哪有排橫列的?這就更沒有必要的防禦縱深了。他認為對麵的唐軍是由一個沒有經驗且缺乏常識的百夫長指揮的。並且他把這個想法向他的軍兵說了出來“前方唐軍,首經戰陣,不足為慮”

在喀什米拉的鼓動下他的步兵繼續前衝著,仿佛是為驗證他的話。平時衝到一百二十步時唐軍的弩箭就會飛來,可是這次根沒有一支弩箭。喀什米拉對於自己的判斷更加深信不疑了,而他的步兵也更加勇猛了。

然爾當他們衝到六十步時,一切全改變了。李嗣勤大刀一舉,突厥兵立即放慢了腳步組由衝鋒隊形集中成了防騎兵的長矛陣形,準備把敢於衝來的唐軍騎兵紮成馬蜂窩。哪知就在他們組好長矛陣時,李嗣勤的騎兵突然在他們麵前分成兩半向他們的側翼衝去,不是以往的斜衝,而是向兩側飛跑。

當突厥兵的長矛陣重組變向之時,喀什米拉看到了正麵的二十五輛兵車上架著他從來沒有見過的兵器。兵車上的軍兵見己方騎兵已然讓出射箭方位,立即所有的六聯裝連弩萬箭齊飛。

喀會米拉看到對麵的兵軍上那奇怪的兵器突然之間發出無數的箭雨時,才想到傳說中,汜水河一役就是這種兵器把他們的兩萬騎兵全部殲滅。可是他想的太晚了,每輛兵上雖然隻支起了三架六聯裝連弩,但是每支連弩有四十支箭,這四十支箭如果連射隻要不到十幾秒就可以全部射完。

突厥兵麵對的是一片鋪天蓋地的箭雨,這相當於三千弓箭手的一次單箭齊射,喀什米拉和他的一百名步兵在長矛還沒有轉向側麵時就全部被弩箭射死在地上。而他側麵一百突厥兵也是同樣的命運。

而後麵的突厥兵則還沒有弄明白是怎麼回事時,唐軍的兵車已經站到了眼前,同樣的箭雨,同樣的方法。到兵車向李嗣勤大喊“弩箭快用盡”時,突厥的衝來的五千兵馬隻剩了五成。

————————收藏一下吧,原創真的很辛苦————————

今天還會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