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星暉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你們做得很好,希望你們以後繼續堅持,保證乘客生命財產的安全。”
陳名新興奮的臉都紅了,他用力點頭道:“鎮長,您放心吧,我們一定會堅持下去的。”
蘇星暉便回了鎮政府,吳軍做的這件事情,讓他很滿意,治安確實是製約經濟發展的重要一環,治安搞好了,經濟發展才能搞得好啊。
回到鎮政府,戚健看到蘇星暉,笑著說:“鎮長,你這麼急著回幹什麼?明天上午回也不遲啊。”
蘇星暉笑道:“明天早上還下村呢,今天晚上回來心裏踏實。”
戚健道:“還沒吃飯吧?快到食堂吃飯,我讓老王給你炒兩個菜。”
蘇星暉道:“別炒菜了,下碗麵條就行,我去跟老王說吧。”
戚健點頭微笑,蘇星暉到食堂讓廚師老王給他下碗麵條,老王用雞蛋和肉絲給他下了一大碗麵條,蘇星暉呼拉拉的一會兒就吃完了,然後便到辦公室給陸小雅打起了電話。
電話沒響兩聲,就被接了起來,陸小雅在電話那頭說:“是星暉嗎?你到了啊?”
蘇星暉道:“是啊,你吃飯沒有?”
陸小雅道:“我剛吃,你呢?”
蘇星暉說:“我也吃了。”
兩人說了幾句話,卿卿我我了一番,然後才掛了電話。
從九月下旬開始,彭家灣鎮的水稻陸續進入了收割期,這一天,小湖村的水稻開鐮了,村主任何耀發特意把蘇星暉請了過去,因為蘇星暉曾經跟他說過,水稻開始收割的時候,他要去現場看看,看今年的畝產量能夠達到多少。
蘇星暉跟著何耀發一起到了小湖村,在一塊水稻田旁邊,停著一台收割機,這是今年何耀發的合作社向上俊縣機械廠購買的,是一台以拖拉機為動力的懸掛式聯合收割機。
在收割機旁邊,站著不少人,有小湖村的老百姓和村幹部,有羅平等農業專家,有殷祚剛等上俊縣機械廠的技術人員,何耀發大聲喊道:“蘇鎮長來了,開鐮!”
坐在收割機駕駛室的司機發動了收割機,隻見收割機發出一陣突突的聲音,怒吼著駛進了水稻田,將一片片水稻割倒,吞進了機器裏,然後脫粒、裝袋、稻秸打捆都是自動完成,也就不到半個小時,就把蘇星暉眼前一塊大約十來畝的水稻田給收割完畢了。
蘇星暉笑著問殷祚剛道:“我看這收割機收割速度還挺快的嘛,它每小時能收割多少畝地?”
殷祚剛道:“這台機子每個小時大概可以收割二十畝地的莊稼,一天大概可以收割兩百畝左右。”
蘇星暉點頭道:“那不錯啊。”
何耀發道:“是啊,這台機器起碼頂咱們好幾十個農民啊,以前一個人一天忙到黑也隻能割個兩三畝地,還累個半死,現在用機器多快,這是我弟弟家的地,一共九畝多地,這麼一會兒就割完了。”
好幾個農民都點著頭讚不絕口,說這收割機真好,割得太快了。
殷祚剛笑道:“這種收割機還不是最大的那種型號呢,大的型號一天能割四五百畝地。”
何耀發道:“以後等我們合作社掙錢了,就買一台大的。”
幾人正在說話,何耀發的弟弟已經把他家剛收的稻穀過了一遍秤,過完秤後,他高興的跑過來道:“哥,我家九畝三分地,一共打了七千三百六十八斤稻子。”
何耀發驚訝的說:“打了這麼多啊?那今年的產量不錯啊!”
這時,羅平也過來了,他已經把畝產量算了出來:“小蘇啊,這一家的新鮮稻穀畝產量大概在七百九十二斤,曬幹之後,幹稻穀畝產量應該在六百五十斤左右。”
何耀發的弟弟高興的說:“專家就是專家啊,這今年遭了這麼大的災,畝產量比去年還漲了一百多斤呢,以後就聽專家的,科學種田!”
羅平道:“水稻增產不光是因為科學種田,使用這聯合收割機來收割,能夠減少稻粒損失百分之四到百分之八,何主任把這個向村民們宣傳宣傳,讓他們不要心疼錢,盡量使用聯合收割機來收割。”
何耀發點頭道:“羅專家你這個話說得好,用聯合收割機來割,每畝地也就花十塊錢,這減少的損失應該就不止十塊錢了吧?我看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