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照著學姐寫的地址找到了DianaYao教授,看到她的整體評分有4.6分,先就鬆了口氣。果然我沒有看錯人。
“姚教授講課條理很清晰,而且非常有意思,讓我對亞洲的古老文明產生了很大興趣,收獲頗豐。”排在最上麵的那條評論這樣寫到。“姚教授有時會講一些很有意思的神話寓言故事,會射箭的後羿什麼的(這位同學把yi打成了ji),從來沒聽過,真的超級超級厲害了!!!”第二條評論打了好幾個感歎號,以示評價人有多麼激動。後麵的大部分評論意思都差不多,少有幾條評分略低的評論,也隻是在抱怨她留的閱讀有點多。
看到她的課能讓學生如此滿意,我就更佩服她今天尷尬的講座了。她不是講不好,就是不想講好,因為她跟我們一樣不喜歡這個無聊的講座。學校派給她這個任務,她既不能不做,隻好消極怠工;又因為她有本事,學校也不能把她怎麼樣。我這樣想著,心裏對她好感倍增。
清除了兩條號稱月入過萬美金的騙人短信,我很驚嚇地發現屏幕上赫然有三個來自母親的未接語音電話。方才的好心情一掃而空,我大聲吐了口氣,眼睛再往上一掃才發現今天已是星期日,不由得有些愧疚,連忙播回去。約好了周日晚上要與母親通電話,結果在教授評分網上一個個調查我這學期的教授們,就給忘了。
我聽到拖鞋趿過地板的聲響,先是電話外母親明顯激動的聲音(“是燕晴!”),然後是才是說給我的話:“燕晴,怎麼了?嚇我們一跳,你一直沒接電話,你爸都急了。”
得,又是我爸。母親果然早就摸透了我不敢跟父親翻臉這一點。“不好意思啊,剛才有位美國學姐來找我,說了會話,人家學姐在呢,我也不方便看手機是不是……到時候讓人覺得我不尊重人家。”我知道是自己理虧,故意拖著聲音說得吞吞吐吐,好像我真的內疚一樣。
這個理由顯然讓母親很願意信服,她的聲音裏都透著笑意,“哦,那是媽媽錯怪你了,好好跟人家聊聊天,還能順便練練口語呢。”
“嗯,我知道了,”我翻個白眼,還好是語音電話,不然讓母親看見了,又要生出許多麻煩。“外婆怎麼樣了?”
“挺好的,每天晚上都跟你二舅舅媽一塊下樓遛彎,跟樓底下幾家老人一塊聊天,精神頭兒都比以前好多了,前兩天還說等你回來給你包餃子呢!”聽起來母親笑得很愉悅,說得也很誠懇:“回頭等周末,我跟你爸上你二舅家去的時候你再打電話,跟你外婆說幾句話。”
“我知道。”外婆過得好,我就放心了,盡管我並不願意去看她。“妹妹呢?剛看我同學發的朋友圈,北京這兩天變天了,可別感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