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麼快攻下集慶城,跟朱標有很大的關係。但是,朱元璋攻下集慶後,並沒有馬上將朱標母子接過來。
沒辦法,他實在是太忙了。
首先,貼出安民告事,安撫百姓:“元政瀆擾,幹戈蜂起,我來為民除亂耳,其各安堵如故。賢士吾禮用之,舊政不便者除之,吏毋貪暴。”
其次,取“上應天命”之意,改集慶為應天。
然後,令徐達、常遇春、鄧愈等將,領兵出擊,攻打集慶附近的鎮江、廣德等城,以這些城池為集慶之羽翼。
這麼一番操作下來,這支紅巾軍才算在集慶站穩了腳跟。
韓宋小朝廷見此局勢,趕緊不再考慮用郭家壓製朱元璋了,封朱元璋為天興建康翼大元帥,位在郭天爵之上。
但是,現在朱元璋羽翼豐滿,哪裏還把韓宋小朝廷,或者郭家,放在眼中?一個小小的“天興建康翼大元帥”,又怎能讓朱元璋滿足?
沒多久,朱元璋就在諸將的擁戴下,自封為吳國公,將自己的地盤命名為“江南行中書省”。朱元璋自領總省事,麾下文武官員,就是這“江南行中書省”的僚佐。
郭天爵弄不清楚局勢,還想重新奪回這支紅巾軍的統帥權,被朱元璋輕鬆處置。
完全可以說,到了現在,朱元璋隻是名義上是韓宋小朝廷的臣屬,韓宋小朝廷對朱元璋已經沒有任何實質上的影響了。
朱元璋終於可以歇上一口氣,命人將家眷接來應天。
此時已是來年的農曆三月,應天城外嫩草已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一片勝景。
應天城內,由於朱元璋、李善成的治理,也逐漸恢複了生氣。士農工商軍,總人數近二十萬。二十萬人口雖然不多,但在這天下大亂的世道裏,已經算是數得著的繁華大城了。
當然,這一切跟小朱標無關。
他現在還不到半歲呢!
一路之上,朱標要麼被馬秀英抱在懷裏,要麼被丫鬟婆子抱在懷裏。要麼處在一間間防衛嚴密的屋舍內,要麼處於一輛幾乎連風都不透的馬車中。
笑話,朱元璋未得韓宋小朝廷允許,自封為“吳國公”,擁有三府之地,十數萬兵馬,已經可稱一代人王地主了。
朱標作為朱元璋唯一的繼承人,若是在這一路之上出了什麼差錯,誰能擔待?
莫說馬秀英絕不會原諒自己了,恐怕這些丫鬟婆子誰都別想活。
所以,朱標在已不奢望看到什麼古代風情了。隻希望盡快趕到應天,見見自己今生的父親,“自古能君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則朱元璋耳”的朱元璋!
……
……
朱元璋更渴望見到朱標和馬秀英。
馬秀英是他的結發妻子,讓他經曆了十來年的顛沛流離後,首次嚐到了家的溫情。
非但如此,馬秀英是他的賢內助。在朱元璋被郭子興猜忌,險些要餓死的時候,馬秀英“竊炊餅,懷以進,肉為焦”,救了朱元璋一命。
在朱元璋外出征戰的時候,馬秀英撫養他那二十多名義子,安頓後方將士們的家眷,讓大軍後院安穩。
完全可以說,朱元璋能得軍心,自己的本事充其量占了七分,馬秀英至少能占三分甚至四分!
如今,小別勝新婚,半年多沒見了,朱元璋豈能不萬分想念馬秀英?
朱標,是朱元璋的長子。
如果說,之前朱元璋對這個長子的誕生,主要是從功利的角度考慮的話。那麼,現在,隨著與朱標相見的時辰越來越近,他的考慮,越來越出於親情。
孩子!
自己血脈相連的孩子啊!
自己十五歲那年,濠州發生了一場大旱災,自己的父親、大哥以及母親先後去世。自己不得不與二哥、大嫂、侄兒分道揚鑣,各自逃命。二哥不久之後就餓死了。
與自己有血脈聯係是人,隻剩下了養子兼侄子朱文正。
現在,自己終於有了一個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