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名劍湛盧(2 / 2)

宋濂卻是心中一動,道:“劍落巨石分,莫非此劍,就是傳說中的湛盧?”

“湛盧?”

“沒錯,就是湛盧。”宋濂道:“相傳,戰國時期,鑄劍大師歐冶子煉了五把名劍:湛盧、純鈞、巨闕、豪曹、魚腸。五把名劍,以湛盧為尊。劍成之時,以石試劍,劍落而巨石分。正合今日此劍之威力!”

朱元璋天資聰穎,勤學好問,現在肚子裏已經有了一定的墨水。

他接話道:“咱聽說,那湛盧寶劍不僅是天下最利之劍,而且是一把仁義之劍。相傳,湛盧後來被越王勾踐獻給給了吳王夫差。吳王無道,湛盧劍竟自行離開。從那以後,湛盧就象征著仁義。如果這把寶劍確實是湛盧寶劍,那就真是天佑我吳國啊!不過……單單憑“劍落巨石分”,就斷定此劍衛湛盧寶劍,是不是太過草率些?”

常遇春也點頭,道:“確實有些草率。俺聽說,三國時侯,劉備去江東娶親,難回荊州,曾經求卜於天,以劍斬石。當時劉備手裏的,可不是湛盧劍。”

宋濂卻微微一笑道:“老朽判斷此劍為名劍湛盧,當然不僅僅是因為劍落巨石分。吳國公、常將軍,你們說,這把寶劍,是不是難得的寶物?”

“當然是。”

“如此寶物,劍柄之上卻沒有任何銘文,這正常嗎?”

“按理說,如此神劍,劍柄之上的確應該有銘文。但是……”忽然地,朱元璋靈機一動,道:“難道史有所載,湛盧劍柄之上,沒有銘文?”

宋濂道:“確實如此。據《東周列國誌》所載,湛盧劍從吳王夫差處飛走之後,出現在了楚昭王的枕邊。因為沒有銘文,楚昭王不識此劍。相劍者入宮解釋道:‘此乃吳中劍師歐冶子的湛盧寶劍,吳王無道,因此投奔了我楚國。湛盧所在之國,其國祚必綿遠昌熾。後來,楚昭王果然成了一代明君。”

朱元璋眼前大亮,道:“所以,劍落巨石分,再加上沒有銘文,這兩條線索加在一起,就可以斷定,此劍乃是傳說中的名劍湛盧?”

“吳國公英明!”

“好!好啊!”朱元璋高興地拍了拍朱標的肩膀,道:“記住,這神劍湛盧不但是咱賜給你的,更是上蒼賜給你的!以後,你不但要勤學文武藝,還要領悟仁義之真意,領悟君王之真義,莫辜負了這把湛盧,莫辜負了上蒼的厚賜啊!”

對於朱元璋來說,這把湛盧劍,在自己手中,還是在朱標手中,沒多大的差別。

關鍵是,要在自己父子手中!

因為,到了現在,湛盧劍已經不僅僅是一把絕世名劍了,而且是仁義的象征,國運的象征!

君有道,劍在側,國興旺!

君無道,劍飛棄,國破敗!

今日,確認此劍為名劍湛盧,對吳國的意義,真是無論如何形容都不為過!

對於朱標來講,得此神兵利器,當然也非常高興。

另外,他想到了曆史記載中的一個典故。

據說,朱元璋與陳友諒戰於太湖之畔,兵敗退入黃山。朱元璋感覺前途難料之際,以隨身配劍斬石,占卜天意。結果,劍落石開。朱元璋信心大增,重整旗鼓,反敗為勝。

即便自己穿越之前的那個時代,黃山上還有朱元璋試劍石的遺跡。

看來,這個典故中,朱元璋的隨身佩劍,應該就是這把湛盧劍了。

當然,在這個世界,有自己的天生神異,有宋濂點出的湛盧之名,越來越預示著朱元璋天命所歸。想必,朱元璋已經用不著劍斬巨石,增強勝利的信心了。

這把絕世名劍,正好歸自己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