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君擇臣,臣亦擇君(1 / 2)

十日之後,一個五十歲上下,身形瘦高,相貌清臒,氣質溫文儒雅的男子,來到了應天城吳國公府,麵見朱元璋。

“在下劉伯溫,參見吳國公!”

“免禮!劉先生免禮!”朱元璋幾步走到劉伯溫麵前,以手相攙,道:“咱盼星星,盼月亮,終於把劉先生盼來了!來,坐,劉先生快坐啊!”

“謝吳國公!”

說話間,朱元璋已經將劉伯溫讓到一張方桌前就坐。

略微寒暄了幾句後,朱元璋一邊親自給劉伯溫沏了一杯茶,一邊開始了正題。

“咱聽李善長講古,說這個新莽時期,天下大亂。伏波將軍馬援對漢武帝劉秀說:‘當今之世,君擇臣,臣亦擇君’。現在這世道,恐怕比新莽年間更亂。劉先生擇主而侍,實在是理所應當。那麼,你現在就考考咱,且看看,咱值不值得輔佐?有沒有明君之潛力?”

劉伯溫微微欠了欠身子,道:“那在下就卻之不恭了。敢問吳國公以為,自己何以得天下呢?”

朱元璋毫不猶豫地道:“當然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那吳國公究竟是如何得民心的呢?”

“咱順天應人,反元起義!”

“順天應人,反元起義?”劉伯溫不以為然地道:“天下所有義軍,盡皆順天應人反元起義。而且,反元首義乃是方國珍。如今反元聲勢最大者,乃是吳國公名義上的主君小明王。就是那平江張士誠,也曾經死守高郵城,挫敗百萬元軍的進攻,立功非小。論起反元之大義來,似乎無論如何,都輪不到吳國公您吧?”

朱元璋楞了一下,有點尷尬,對方說的好像是挺有道理,於是隻能換個角度說道:“咱還輕徭薄賦,勸農勸桑,體恤百姓!”

劉伯溫微微搖頭,道:“如果僅僅如此的話,那平江的張士誠,似乎比吳國公做得更好些。”

朱元璋有點急了:“咱還招攬賢才,禮賢下士呢!李善長、孫炎、朱升、夏煜、楊憲,這些賢才,都願意為咱效力。”

劉伯溫笑吟吟地道:“但是,張士誠麾下,也有施耐庵、羅貫中、陳基、陳維先等讀書人輔佐。學生以為,這些人的才幹,不在孫炎、朱升、夏煜、楊憲等人之下。”

“怎麼劉先生口中,左一個張士誠,右一個還是張士誠?”朱元璋有些不高興了,道:“張士誠那個私鹽販子,能和咱相比?別的不說,就說他那些手下吧。張士誠的兄弟張士信、女婿潘元紹,貪婪斂財,金玉珍寶、名人字畫堆滿了屋子,天天招一群美人唱歌跳舞,還號稱什麼……什麼天魔舞。其他將帥們,也不是什麼好東西,大軍之中夾雜著大量的丫環、小妾、樂器……這樣的人,也配和咱相提並論?”

劉伯溫依舊有些不以為然,道:“吳國公所言,乃是貪汙腐化的問題。張士誠身處富庶之地,崛起時間又比吳國公長一些,麾下將帥沉迷享樂在所難免。若是易地而處,時間久了,吳國公麾下的那些將帥,未必就強於張士誠。”

“這不可能!”

“為什麼不可能?難道,人家張士誠麾下都是天生的貪官汙吏,您吳國公麾下就全是天生的正人君子?”

朱元璋道:“那倒不是。但是,咱可以嚴刑峻法,逼著他們不願貪,不能貪,不敢貪!誰敢貪汙腐化,咱就砍了他的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