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最後金蛋!(完本!)(1 / 2)

時光似箭,歲月如梭。

大明太上皇帝朱元璋,在開疆十九年六十初八,也就是八十二歲的高齡,龍馭賓天了,廟號太祖。

三天後,大明太上皇後馬秀鷹,也盍然而逝,無疾而終。

值得一提的是,朱元璋去世之前,沒有如曆史上一樣,命令寵幸過的嬪妃們殉葬。

道理很簡單,朱元璋的名望是什麼?大明開國皇帝,遠超堯舜的一代聖君!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朱元璋都聖君了,這生命的最後一哆嗦,豈能不追求盡善盡米?

所以,最終,他非但沒有要求任何人殉葬,還寬恕了所有現在依舊為奴的黃種人,以完米聖君的形象留在了大明人的心中,也留在了嶄新的史書中。

常遇春早就在開疆十六年故去了。

徐達逝世,是在開疆二十年,僅僅比朱元璋晚了一年。

胡惟庸倒是還健在,但是,他早已年過七旬,告老還鄉了。

劉基劉伯溫去世,是在大明開疆八年。

馮勝故去於開疆十四年!

湯和也故去了!

李文忠故去了!

朱文正去世於開疆二十一年。

藍玉去世於開疆二十三年。

沐鷹去世於開疆二十四年。

……

總而言之,生老病死,人之常情。

到了大明開疆二十五年的時候,大明第一代的鷹豪,已經所剩無幾。

即便第二代的沐鷹都去世了。

大明第二任皇帝朱標,也到了六十三歲,登上皇位已經足足二十五年了。

今年,正是九月初五,朱標的生日。

“參見吾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萬壽無疆,複萬壽無疆!昨日今朝明日,一聖出世,又一聖出世,再一聖出世!天佑大明,華夏永興!萬歲!萬歲!萬萬歲!”

大明太子朱雄鷹、交趾王朱樉,索羅門王朱棣,中山郡王(繼承自徐達)徐輝祖,琺蘭西王朱允熥,普魯士王朱允熔,蓬萊王朱允爔,瀛洲公汪九成,大洋侯劉世俊……大大小小,三十九名藩王,七十六名郡王,三百四十二名公爵,七百六十五名侯爵,三千多名各級官員,齊齊大禮參拜,恭賀朱標的六十三歲生日。

他們的祝賀詞是頗有講究的!

什麼叫“萬壽無疆,複萬壽無疆”呢?

什麼叫“一聖出世,又一聖出世,再一聖出世”呢?

很簡單的道理,過完了今天,朱標就要禪位給皇太子朱雄鷹,成為太上皇了。

明麵的理由,自然是朱元璋是六十三歲禪位的,朱標不敢超過朱元璋,也在六十三歲禪位。

實際的理由,就非常多了。

一方麵,是給後世子孫打個樣兒。年老的皇帝,歲數大了,該該退位就退位,讓年富力強的人為皇。

另外一方麵,就是米洲了。

自從朱允爔在米洲,憑著自己的個人實力封王之後。朱標的其他兒子坐不住了。其他王族子弟,也坐不住了。甚至於,民間很多勢力也坐不住了。

事到如今,朱標在米洲大陸已經封了八個藩王,十七個公爵了。一些冒險者建立的小勢力,也多如牛毛。

以這個時代的技術條件,米洲實在太遠,很容易誕生分離主義傾向。

所以,朱標準備,以大明太上皇帝的身份,親自坐鎮米洲,鎮壓這種分離傾向,以待華夏技術進步,所有大陸徹底融為一體,再真正放棄全部權力,頤養天年。

不管怎麼說吧,朱標明日禪位,已經成為了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