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冶脫口作詩:經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
“在場賓客都是讚不絕口,對李冶豎起大拇指。”
“但是李冶父親卻發愁了,為何呢,因為這兩句詩裏的架卻二字,諧音為嫁卻,李父覺得,女兒如此小小的年紀,便知道待嫁之事,恐怕未來是個失行婦人。”
“於是,一狠心,李父就把李冶送到道觀裏做女道士去了。”
嬴政:…………
劉邦:諧音?
王莽:這老頭玩諧音梗,坑女兒啊。
忽必烈:哈哈哈哈
李世民:隻能說,這李父腦回路驚奇。
李治:我和這位才女名字隻差了一筆,聽完她的遭遇,我倒挺同情她的。
曹操:@武則天,你不吃醋嗎?
武則天:??????
乾隆:@曹操,哈哈,你要笑死我
蘇辰:哈哈
“在我們後世,很多人都喜歡玩一些諧音梗。”
“殊不知,這都是老祖宗玩剩下的東西。”
“要不怎麼說華夏文化源遠流長呢。”
曹操:牛逼
趙禎:這李冶的死,也確實是可惜。
“當時的唐帝國,藩鎮割據,形勢複雜。”
“叛將朱泚發動涇原兵變,企圖殺死唐德宗,奪取天下。”
“而才女李冶,在叛亂中被俘虜,在朱泚威脅下,李冶無奈隻得寫一些歌功頌德的詩句。”
“後來叛亂被平定,李冶被唐德宗下令,亂棍打死。”
李世民:……
李治:……
武則天:可憐,可悲,可歎,可哀
朱見深:所以說,晚唐簡直一團糟!
“唐德宗確實是個昏君。”
乾隆:這跟昏不昏君沒關係
“你想想,給一個叛軍寫詩,任何一個皇帝都不能容忍這種行為的。”
“這關乎朝廷顏麵和皇帝顏麵!”
朱見深:不一定
“仁君是可以寬恕這種行為的”
“畢竟這女子為叛軍寫詩,也是被逼無奈。”
乾隆:扯淡
朱見深:嗬嗬
李世民:你們別吵了
“垃圾晚唐,我都不想說話。”
“垃圾李隆基!”
李隆基:…………
柴榮:哈哈哈哈
“在唐太宗的心裏,他對李隆基的怨氣,遠遠大於晚唐三帝啊。”
朱元璋:畢竟晚唐三帝都想重振盛唐榮光。
“起碼態度上是可以的。”
“但是唐玄宗李隆基,中後期操作,直接稀爛”
李隆基:……別說了別說了
李純:哎
李炎:哎
李忱:哎
康熙:連體寶寶啊你們
“說話都一模一樣”
李世民:唉,總之,咱們趕緊翻過這篇,快抽取下一張才女卡吧。
李治:對對
蘇辰:抱歉
“下一位才女,還是你們大唐的。”
“依然屬於中晚唐時期!”
“嚴格的說,李冶和即將要盤點的這位才女,她們都屬於中唐!”
劉秀:厲害,唐朝出人才啊。
楊堅:嗬嗬,國祚長罷了
李世民:酸,隋文帝你是就酸吧
楊堅:垃圾
李治:怎麼都是中晚唐才女?盛唐才女呢?
蘇辰:別慌,該來的總會來的。
“讓我們來看看下一位才女的信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