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嚇煞人香(1 / 2)

中年男子叫做劉宏運,他家在蔣灣村中家境很不錯,在鎮上還開了一家雜貨店。

為了給兒子更好的教育,三年前他們舉家搬到鎮上,兒子進了一家有名的小學塾讀書,兒子也很努力,去年考上了延英學堂。

劉宏運嗬嗬笑道:“今天難得一見,我們去吃午飯,我請客。”

自秦漢以來,普通百姓每天隻吃兩頓飯,早一頓、晚一頓。

到了宋朝時,由於商業大發展,食物豐富,餐飲小店遍地開花,普通百姓的飲食習慣開始轉為每天三頓飯。

但這種轉變並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個逐步轉變的過程,宋仁宗時代正好是兩頓飯和三頓飯並存的時代。

家境貧寒一點的,比如範寧家,一天就是兩頓飯,家境富裕一點,像這位劉員外,已經跨入能吃三頓飯的小康生活了。

在範鐵舟的一再堅持下,他們來到碼頭附近的一家飲食店。

這種小飯鋪當然比不上大酒樓氣派,其實就是靠牆搭一座草棚子,下麵擺四五張桌子,三麵透風。

條件雖然簡陋一點,但勝在量足價廉,非常實惠,深受尋常百姓的歡迎。

兩家四人在一張桌前坐下,劉宏運要兩盤羊肉餡的蒸餅,四碟爽口小菜,一條蒸白魚,一盤羊羹,一盆燒蹄髈,又要了四碗羊雜湯。

這幾道菜在大酒樓至少要五六百文錢,但在這種小飲食店,隻需百文錢就夠了。

劉宏運招呼眾人,“快趁熱吃吧!大家不要客氣。”

範寧肚子也委實餓了,他伸手便拿起一隻大饅頭啃了起來。

在宋朝,隻要是麵做食物都叫餅,烤的叫燒餅,煮的叫湯餅,蒸的就叫蒸餅,蒸餅在北方又叫做包子,在南方則叫饅頭。

平江府的太湖羊在天下頗有名氣,所有冬天吃羊肉自古就是平江府的風俗。

範寧又喝了口香噴噴的羊雜湯,整個身體都暖和起來。

劉康這才繼續說剛才的話題。

“我也是進了學堂後才知道,麵試題目有四個檔次,最容易是背《百家姓》,其次是背《千字文》,再其次是大段背《論語》或者《孟子》。

但最難的是考官隨便說一句經文,一般都是無頭無尾,你必須要準確說出它的出典,這道題目叫做尋根溯源,如果你抽到這道題目,而且答上了,那你麵試分就高了,相反,《百家姓》背得再好,就算通過麵試,但得分也不會太高。”

範寧這才明白自己麵試的題目叫做尋根溯源,他想了想又問道:“這個尋根溯源有沒有什麼範圍?”

劉康笑了起來,“當然是《論語》和《孟子》,小學塾還能學別的東西嗎?”

範鐵舟連忙問道:“寧兒,你抽到的是什麼題?”

範寧笑了笑,“抽到的就是尋根溯源,問的是《孟子》中的一句話,我正好很熟,所以答上了。”

範鐵舟大喜,“太好了!”

劉康也豎起大拇指,“你的運氣不錯!”

範寧想起一事又問道:“那個麵試的主考官是誰?”

“可是一個麵色白皙,留著長須的老者,他今天好像戴著烏紗帽,看起來很儒雅的一個人?”

“就是此人。”範寧道

劉康笑道:“他不是延英堂的教授,是我們吳縣學政趙修文。”

眾人都吃了一驚,學政怎麼來這裏當主考?

範寧也很好奇,學政就相當於縣教育局長了,卻跑來給延英學堂當主考官,這又是什麼緣故?

“具體原因我不知道,反正他每年都要來延慶學堂當麵試主考官,至少有五六年了。”

範寧正吃得興高采烈,忽然又感覺到又有尖硬的東西在戳自己後背,他頓時不高興了,回頭怒道:“你到底沒完沒完......”

後麵的話他沒有說下去,背後不是小蘿莉,而是兩條大長腿,他慢慢抬起頭,果然是大寶劍女俠.

她站在草棚外,手執一把三尺長的大寶劍,一臉冷漠。

範寧忽然明白小蘿莉喜歡用短劍戳人後背的壞毛病是從哪裏學來的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